初冬時節,寒意撲面,西安市“名校+”工程系列活動卻開展得如火如荼。
11月15日上午8:30,西安市2018年校本研修培訓第十四期暨陜西師大附中“名校+”教育聯合體校本研修活動在我校科技樓報告廳開幕。西安市教科所副所長賈玲,雁塔區黨委委員 教育督導室主任饒小華,雁塔區進修學校校長王養民,我校校長馮軍、黨委書記陳勇剛、副校長高麗文等領導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西安市教科所培訓部主任周洪濤主持。
出席本次校本研修培訓開幕式的還有灞橋、碑林等區縣進修學校校長及雁塔區多個“名校+”教育聯合體的領導、教師代表。陜西師大附中、長安大學附中、西安市第45中學、西安市99中學等學校教師參加了培訓活動。
我校校長馮軍致開幕詞。馮校長首先對與會的各位領導、專家、老師的到來表示熱烈地歡迎,他表示“名校+”工程校本研修培訓活動在我校舉行給我校教師提供了一次近距離學習交流的機會,也是陜西師大附中作為省級示范性高中履行自己責任、義務,為促進區域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做出努力的重要實踐行為。我校將以最大的誠意和決心,與四十五中,傾力合作,確定工作方向和發展重點,扎實推進工作,促進兩校深度融合,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共同提升。
隨后,西安市教科所校本研修項目組長張艷介紹了培訓方案。
雁塔區教育督導室主任饒小華在講話中指出,開展校本研修活動,重在落實“名校+”工程,帶動“+校”課堂教學的提升。希望“+校”直面自身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困難,在研修過程中要積極思考和學習“名師”在教學中如何凸顯重難點問題的處理與反饋;要觀摩學習“名師”教學中的亮點和特色,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我市的基礎教育會水平和質量,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西安市教科所副所長賈玲在講話中表示,校本研修培訓活動是落實《教科研助推“名校+”工程的“431”行動方案》,把“名校+”工程落實在學校、落實在課堂、落實在教師的行動之中。通過校本研修培訓,把教科研轉化為課堂生產力,這是提高教師素質,落實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的出發點、落腳點和原動力。
開幕式后,特邀專家 陜西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組成員張立昌教授為我校隆基講堂做了題為《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方式變革》的專題報告。張教授在報告中指出教師有效教學之“效”的四個維度,即效果、效益、效率、效能,在開展有效教學的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并強調了中小學教師成長為教學專家的途徑和方式是專業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通過終身專業訓練,習得教育專業知識技能,實施專業自主、表現專業道德,逐步提高自身從教素質,成為一位合格的教育專業工作者。
16日下午,我校與西安市第四十五中學教師分別在數學、英語、物理、化學4個學科展開教學,為本次教研活動奉獻了8節精品課,展示各自的教學風格與教學理念。隨后,各學科的評課專家就課程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精彩的點評。專家們在肯定教師出色課堂表現的同時,也指出了需要提升與改進的地方。此次校本研究活動不僅使授課教師受益匪淺,也讓與會的老師們得到了一次專業素養的提升和成長。相信隨著“名校+”工程的深入推進,校本研修工作的不斷加強,教師專業發展一定會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王偉老師授課《導數的幾何含義》
徐亞輝老師授課《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
白玉萍老師授課《Reading and Writing》
李小英老師講授《Elias' Story》
陳朝方老師講授《力的分解》
倪愛月老師講授《力的合成》
王丹老師講授《一次金屬性質的探索之旅》
羅航慧老師講授《一場溶解平衡的視聽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