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教育帶著智慧落地
——寒假“同讀一本書”教師讀書活動現在開始
閱讀是一種生命本體的互相映照,是一種最為基礎的教學手段,是一種彌補差距的向上之力,是一條通向幸福的重要通道。
《學記》有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閱讀的價值既有個人的發現和感悟,更有交流分享中的共鳴和喜悅。閱讀是在陌生中尋找熟悉,在熟悉中感受不同,進而提升自我,豐盈精神的重要途徑。
這個寒假,我們繼續開展“同讀一本書”教師讀書活動。各學科教研組長和骨干教師為大家精心選擇推薦了多本好書,其中有學科理論著作,有課程教學研究,有科普讀物,有地方文化研究,有教育學、心理學等最新研究成果……書籍種類豐富,內容廣泛,理論高度與實踐指導兼具,對教育教學工作有著非常大的啟發和幫助。
推薦書目如下——
推薦人:李娜、胡蓉
推薦語:
為什么學生不喜歡上學?在學校中,我們總是為學生各種不喜歡上學的表現而苦惱,比如上課開小差、始終糟糕的成績……然而,美國哈佛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博士、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T.威林厄姆卻從認知科學的理論出發,提出了讓人驚訝的理論:學生不喜歡上學,因為大腦的主要功能不是用來思考的。
作者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向教師揭示大腦在學習、思考時的特點和限制,深入淺出地剖析了學生們對上學產生抵觸情緒的根源,并將它們與教學問題結合,幫助教師更好地改進教學。這本書是教育領域的經典之作,作者通過豐富的案例和實證研究,揭示了傳統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和弊端,并提出了富有創意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強烈推薦大家閱讀這本書,讓我們共同探索教育的美好未來。
推薦人:趙國輝、王李萍
推薦語:
“很多數學概念的背后都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數學怎么用?勤能補拙的大數定律、大道至簡的稀疏概念、似是而非的條件獨立、中庸之道的最小二乘法、 步步為營的求導法、精益求精的數值解法……劉雪峰老師將數學思維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思維篇:用理性思維看待世界—分條縷析、講解定理;方法篇:解決難題的策略技巧—由淺入深、傳授方法;學習篇:如何學習和提升表達—活學活用、提升能力。用數學思維洞見生活,抓住問題的本質,讓我們更高效的工作、更理性的生活。“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尋找更優解的過程,愿你心中有數、行之有方。”
推薦人:雷雙娥、邢敏娟
推薦語:
打小時候,我們就被家長和老師們灌輸了無數的天才人物故事,牛頓、愛因斯坦、高斯、達芬奇、莫扎特、居里夫人……,他們既天賦異稟,又勤奮異常,這讓我們又羨慕又慚愧。我們總說自己沒那種天賦,而父母則總認為你不夠刻苦,特別是如果父母們知道一個非常時髦的“一萬個小時理論”的話,你也許就會永遠背個不刻苦、不努力的罪名。而今天這本書就是替你洗白的。 作者研究發現:杰出并非一種天賦,而是一種人人都可以學習的技巧,成為杰出人物的關鍵,在于刻意練習。成功需要刻苦,但真正的成就天才之道——刻意練習,又并不等同于刻苦。一起來看看何謂刻意練習!
推薦人:李紅艷、王顥
推薦語:
《七堂極簡物理課》是一本理論物理學科普書,也是物理學家人文情懷的展示書。短短不足百頁的文字記載了20世紀物理學革命中最關鍵的發展節點,這些被嘲笑后被認同,經過反復推敲質疑演練的理論給人類的物質和精神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者是意大利的理論物理學家卡洛·羅韋利,在我看來如果他愿意,也將是一位出色的詩人,他用簡潔優美的文字把物理世界描繪成詩的模樣,充滿神秘、充滿美感、也充滿希望。這本書的內容雖然涉及了一些深奧的科學理論,但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其闡述得清晰明了。
推薦人:羅春
推薦語: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具備的學科品格和學習能力。新時代化學核心素養已然成為學生在化學學習中必須具備的能力。在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實際教學經歷,改變教學方式,通過各種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同時也要更加重視實驗教學,以實驗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創建和設立情景話題。《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化學學科能力研究》反映了化學教育和科學教育研究領域的前沿趨勢,有很強的理論、方法和實踐指導意義,具有重要的學習價值,是“三新”背景下教師自我提升的重要學習資源。
推薦人:孟宏哲
推薦語:
眼淚、鼻涕也是免疫系統的產物?胎兒與準媽媽居然是寄生與被寄生的關系?這些看似匪夷所思的說法,本書都會給你一個合理的解釋。
總的來說...這是一本講免疫的書,從主要防御措施開始,向讀者介紹免疫系統的各種工作方式。作者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借助從醫學史到科技前沿的各種實例,探索人類體內不可思議的兵工廠,探討免疫系統是如何抵御從普通感冒到瘟疫的各種疾病的。
推薦人:白云、楊蓉
推薦語:
上課專心聽講,效果卻不怎么樣;完全按教師的要求做了,成績就是不起步;一看書本就會,合上書本啥都想不起來......這些學生學習中常見的問題,都會在這本致力于解決“不想學”與“學不會”兩大基本問題的教育專著中找到答案。本書聚焦學生的思維力和學習力,所闡述的問題直指教師、學生和家長關注的焦點。全書從目標導航、路徑導引和問題導向這三個方面,清晰地為廣大教師提供提高學生思維力和學習力的操作案例,可讀性和可操作性強,是廣大中小學教師促進學生學習效能提升、提升教學效率和幸福感的實用寶典。
推薦人:史小軍、魏丹
推薦語:
本書是華古團隊最新力作,我校歷史教師卞潤梓同志是參與者之一。書中提供了豐富的內容,讓我們穿越時空,更深入直觀地了解這座古城,感受十三朝古都的魅力。同時,書中揭示出許多隱藏在深山鄉間和城市巷角的文化寶藏,讓當地人明白最美的城市名片就在你的身邊,等待你去探索。圖文并茂,專業科普,推薦假期與孩子們一起家庭閱讀。
推薦人:費美樂
推薦語:
本書是北京師范大學郭華教授的短篇文集,書中涉及核心素養、深度學習、跨學科學習、教學方式轉變、師生關系等內容,呈現了作者對于我國教學實踐和教學理論研究的觀察、思考和回應,描繪了“促進學生發展”的理想教學模樣,為教師提供了觀察和理解復雜多變的教學實踐的基本視角,對于教師超越課程與教學的種種爭論,確立教學的立場和信心,開展真實而美好的教學實踐,具有積極的指導價值。
推薦人:王博
推薦語:
推薦理由:《體育創業與創新》極具國際化視野,凸顯了全球化體育市場創新的現狀,內容豐富、生動有趣、涵蓋了有關體育創業與創新的方方面面,在當代管理研究的語境下提出了體育創業與創新這一議題。作為體育教師需要與時俱進,及時了解當下專業動態發展,對自身的能力素養的提升也有幫助。通過創新思維的交流,能給自己教學的思路有新的啟發。
推薦人:薛琪
推薦語:
本書以現代教學為研究對象,構建了系統完整的現代教學理論體系,在結構上由四個板塊構成,共十六章。第一章為本書的第一個板塊,主要探討現代教學論的本體論問題,包括現代教學與現代教學論的基本概念、現代教學論的生長點、現代教學研究范式等內容。第二章是本書的第二個板塊,主要探討現代教學的理論基礎,包括哲學基礎、心理學基礎和社會學基礎。第三至十五章是本書的第三個板塊,主要探討現代教學原理及實施,包括教學過程、教學原則、教學目的、教學主體、課程教材、教學方法、教學技術、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模式、教學策略、教學藝術、教學管理和教學評價。第十六章是本書的第四個板塊,主要探討教學的現代化問題,包括教學現代化的內涵、實現教學現代化的基本途徑和教學現代化的新課題。本書對現代教學理論進行了全景式介紹,構建了邏輯性強的內容體系,為教師有效教學和學生有效學習提供理論指導。
推薦人:馬立
推薦語:
第三次教育革命是印刷品的普及和大眾化的教育,第四次教育革命是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普及。隨著chatgpt、文心一言等智能化產品的問世,人工智能引發的教育革命正在從不斷改動著第四次教育革命的形態,在逐步改變教育教學原有的樣態。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已經開始在教育中大規模應用,在這個背后有著怎樣的利益與風險,教師要面臨什么樣的發展瓶頸,都在書中進行了探討,并展望了未來的發展。當老師們在不斷閱讀經典的時候,不妨閱讀一下與科技相關的知識,也許能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啟發。
推薦人:張曉旭
推薦語:
“心流”是指我們在做某些事情時,那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這種狀態下,你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們會有一種充滿能量并且非常滿足的感受。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在做自己非常喜歡、有挑戰并且擅長的事情的時候,就很容易體驗到心流,比如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戲、閱讀、演奏樂器還有工作的時候。
著名心理學家、積極心理學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在30年前,在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礎上,開創性地提出了“心流”的概念。本書闡述了心流理論,進入心流狀態的條件,從日常生活中的休閑娛樂、工作、人際關系等各方面,分析如何進入心流狀態,獲得積極體驗。這是一本關于如何提升幸福感和效率,獲得積極人生的行動指南。
一、活動時間:2月2日至3月10日
二、活動對象:學校全體教師
三、活動安排
(一)教師讀書活動
1. 教師利用寒假時間,結合自身實際,從推薦閱讀書目中選擇一至二本,進行閱讀。
2. 讀書與思考相結合。教師要邊讀邊想,緊密聯系自己教育教學實踐,讀出自己的思考與見解,真正做到“讀”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
3. 結合自己教育教學工作實際,完成一篇讀書心得體會。
(二)舉行讀書分享交流會
1. 開學后第三周,各教研組利用集體備課時間進行讀書心得的交流分享,并確定本組參加學校交流分享的代表。
2. 教研室組織全校讀書心得分享交流會,評選“閱讀之星”,進行表彰和獎勵。
旅游是放大身體半徑,讀書是放大心靈半徑。讓我們一起在書的世界里暢游,一起讓自己的假期生活更加愉快和充實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