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教育帶著智慧落地
——寒假“同讀一本書”教師讀書活動現在開始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擔負著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重任。高質量教育需要高質量教師,高質量教師需要具備更高的專業素養,做一個終身學習者已成為時代對教師的剛性要求。
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它反哺著教書育人,催化著教育教學。讀書是最頂級的精神美容,也是最長遠的備課和最好的教學準備。只有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永葆教育的初心和情懷。
這個寒假,我們繼續開展“同讀一本書”教師讀書活動。各學科教研組長和骨干教師為大家精心選擇推薦了多本好書,其中有經典理論著作,有學習科學研究,有古代先賢傳記,有教學技能訓練,有最新教育理念詮釋,有學科專業知識講解……書籍種類豐富,內容廣泛,理論高度與實踐指導兼具,精彩不容錯過!
推薦書目如下——
推薦人:李娜、胡蓉
推薦語:
從初中到高中,每個學生都要理解品味《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記承天寺夜游》《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這些名篇,它們代表了蘇軾從外放地方到貶官黃州的仕途滄桑與心路歷程。當他遭受污蔑陷害,身陷囹圄,謫居黃州,面對監禁式的管理與物質上的匱乏時,他沒有選擇憤怒地攻訐、失意消沉地度日,也沒有諂媚逢迎群小,而是完成精神的突圍,達到一種超然物外的境界。我們只有閱讀《蘇東坡傳》,才能透徹了解蘇東坡是如何完成這一場心靈的解放,豁達灑脫地走向遙遠的大禹嶺。《蘇東坡傳》,既是每位老師教授蘇東坡作品時重要的備課依據,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在人生的挫折與窘境中仍能熱愛生活、坦然自適的心靈雞湯。
推薦人:趙國輝、王李萍
推薦語:
裴光亞在《數學之美》中說數學是“能夠喚起想象、激活思維、觸動心靈、聚焦注意,引領我們去關注、去探索的那些問題、那些方法、那些元素、那些事物、那些存在”的學科。數學的美,不僅在于表象,更能觸動心靈。本書以高中數學知識為載體,對其進行深化、拓展和延伸,從理解韻味之美到賞析情致之美再到做題奇趣之美,無不體現了作者對數學之美的感悟,同時也為讀者提供了一條了解“史詩般美感”的途徑。
推薦人:雷雙娥、邢敏娟
推薦語:
課堂是學習的主陣地,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應該在課堂上通過英語學習活動得到落實,因此學習與借鑒優秀的課例對教師的專業成長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本書立足教學實踐,以實際發生的課堂教學案例為載體,為教師在英語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提供了重要借鑒。同時,書中所選的優秀課例皆具有典型性和可操作性,便于讀者從中參透新課程改革下英語課堂應有的樣子,并擇其善者而從之,應用于自己的教學實踐中。
推薦人:李紅艷、王顥
推薦語:
《思考,快與慢》是探索人類理性與非理性方向的杰作。書中探討的核心是人類思維上的缺陷,或者說是有限的理性。作者把人類的思維比如成兩個系統,系統1是快思考(負責本能、直覺、下意識),而系統2則是慢思考,他通過科學的探究去分析整個系統1的工作過程,以及人類如何在系統1的作用下做出非理性行為和判斷,從而影響我們的生活。
村上春樹曾說:“讀書的真正意義,不在于100%的復制,而是在于那1%的邂逅。”希望這本書給大家帶來的不止是心靈上1%的觸動,更多的是一種思維上的碰撞。
推薦人:羅春、張欣榮
推薦語:
《核心素養下的化學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是江合佩、王春、潘紅共同編寫的一本書籍。他們提出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可以改變傳統單課時教學中存在的教學目標割裂、 知識無法有效融合等問題,可以較好地兼顧課程整體目標和知識結構,合理協調課時之間的教學邏輯。單元整體教學是撬動課堂改革的支點,是核心素養落地的必然需求。本書系統全面地對單元整體教學做了分析解讀,勾勒出單元整體教學的內涵和意義,明晰了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實施路徑,提出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具體實施策略,同時還精選35 個教學案例,涵蓋初高中教材,全面展示單元整體教學的魅力,為教師提供了可參照、借鑒、實踐的優秀案例。
推薦人:孟宏哲
推薦語:
一直以來,關于人類學習過程的研究一直在進行。約翰·哈蒂和格雷戈里?C.R.耶茨編寫的《可見的學習與學習科學》一書,從最具前沿性的學習科學,尤其是認知神經科學的視角,闡述、論證和回應了“可見的學習”的主要觀點,解釋了學習過程是如何運行的,學習為什么有時候很難,有時候又很容易,也回答了如何科學引導學校里的教學和學習的問題。
學校教育應該成為一個“調節器”,放大家庭和社會的正面影響,同時中和它們的負面影響,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至關重要,不僅是知識和文化的傳授者,更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社會榜樣。該書正是通過理論與實踐案例,并以簡約和實用的方式呈現出如何做一個有熱忱、善激勵和高影響力的教師,值得教師閱讀及研究。
推薦人:白云、楊蓉
推薦語:
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是黨的理論武裝工作的優良傳統。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視在思想上建黨,強調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全黨。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毛澤東選集》中的各篇著作,蘊含許多思想精髓,且表述平實易懂,對后人治學做事影響巨大,值得教師深入參悟和思考。它誕生的歷史背景和時代環境雖然遠去,但其中蘊藏的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仍具有重要現實價值,經典之所以不朽,是因為它生長在讀者的心頭。
推薦人:史小軍、魏丹
推薦語:
在教育日益功利化和和教學競爭激烈的時代,守住教育底線的關鍵就是如何上好課。好課的中心在于課魂,課魂的落實在于廣泛閱讀、積極思考及精心設計。
如何上好課?北京十一學校特級教師魏勇老師的隨筆集給了我們許多有益啟示。作者在書中真誠分享好課的秘密,比如“要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教師要以真實的自我跟學生相處,選擇與自己天性一致的教學方式,需要跨界,要設計好的問題”“課堂是拆圍墻、開窗戶的工程”“好課要讓學生滿腹狐疑, 要給學生驚喜”等等,這些心得源于作者獨特的思考與實踐。閱讀本書,對我們廣大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會大有裨益。
推薦人:費美樂
推薦語:
有效的課堂提問是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思維活動,獲得教學效果反饋,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師必備的專業技能。
《課堂提問能力實訓》一書是韓琴教授在多年從事課堂提問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思維型教學理論及大量課堂教學實例撰寫而成的。全書既能反映國內外課堂提問的研究現狀,又能體現思維型教學理論引領下課堂提問的設計技巧與提問策略,同時大量的案例分析還會為老師們帶來具體的指導。閱讀此書,相信老師們定會大有所獲,能夠進一步提升課堂提問能力,提高教學效率,進而不斷達成課堂教學最優化。
推薦人:王博
推薦語:
古羅馬詩人奧維德曾說:“沒有什么比習慣的力量更強大。”查爾斯·都希格在《習慣的力量》一書中綜合了近20年科學家與商業家對于“習慣學”的研究成果,分三個部分探討了個人的習慣、成功組織的習慣以及社會群體的習慣等內容。他認為,只要掌握“習慣回路”,學習觀察生活中的暗示與獎賞,找到能獲得成就感的正確的慣常行為,就能改變根深蒂固的習慣。閱讀這本書,大家將學會如何運用習慣的力量改變生活,并學會分析某些事情難以堅持下去的原因,從而培養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促使自己不斷進步和成長。
推薦人:劉霄
推薦語:
《人類的音樂》是一本知識豐富、闡述詳盡、充滿深刻感悟和獨到見解的佳作。書中探討了音樂在其漫長歷史中形成的各種形態,描述了各個時期創作及演奏音樂的歷史名人,闡釋了音樂在世界不同地區所扮演的社會角色,同時還追溯了因人類不斷變化的需要而應運產生的各種音樂流派、風格的演化過程。該書會帶給讀者廣泛的閱讀樂趣,引領大家踏上一次激動人心的漫游音樂世界之旅,到世界的許多地方去對人聲、歌曲、和聲及器樂的發展探幽覽勝。
推薦人:任小紅
推薦語:
《藝術與心靈創造力》一書從藝術教育的觀念、愿景、內容和課程等方面來分析如何將藝術根植于學校之中,并檢驗其如何作用于心靈的成長。作者在書中通過深厚的理論和豐富的案例提出了在某種藝術環境下,能夠使學生的思維能力、與眾不同的表達與交流形式和用于傳達意圖的藝術技巧得到發展,能夠培養被體驗形式感動的能力。作為教師,把教學作為有技巧的事業來考慮,將學習設想為具有美學特征的事情,把教育環境的設計看作一個藝術工作,將對教育實踐的再設計和教育所生存的環境產生深遠的影響。
推薦人:郭宏宇
推薦語:
《超簡單:用Python讓Excel飛起來》是一本講解如何將Python和Excel“強強聯手”的案例型教程。這本書內容詳實、不枯燥,可以讓大家同時學會python編程與大數據處理,給工作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全書共9 章,主要講解Python 編程環境的搭建、模塊的安裝與導入、Python 語法基礎知識、初學者常見問題等內容。本書理論知識精練,案例典型實用,學習資源齊備,而且適合作為方便速查速用的實用手冊,對行政辦公和教師教學都是一本不錯的參考資料。
一、活動時間:1月24日至3月6日
二、活動對象:學校全體教師
三、活動安排
(一)教師讀書活動
1. 教師利用寒假時間,結合自身實際,從推薦閱讀書目中選擇一至二本,進行閱讀。
2. 讀書與思考相結合。教師要邊讀邊想,緊密聯系自己教育教學實踐,讀出自己的思考與見解,真正做到“讀”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
3. 結合自己教育教學工作實際,完成一篇讀書心得體會。
(二)舉行讀書分享交流會
1. 開學后第三周,各教研組利用集體備課時間進行讀書心得的交流分享,并確定本組參加學校交流分享的代表。
2. 教研室組織全校讀書心得分享交流會,評選“閱讀之星”,進行表彰和獎勵。
著名詩人狄金森在他的詩中這樣說道:“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躍的詩行那樣——把人帶向遠方。”假期即將開始,讓我們共同踏上讀書之旅,一起來迎接這個愉快而又充實的旅程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