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20年十大新聞評選”活動自啟動以來,得到了廣大教職工的關注與支持。經校內各部門推薦、學校審議通過,我校“2020年十大主題新聞”揭曉。
1.陜西師范大學黨委第五巡察組完成對附中黨委的巡察工作
6月10至7月10日,黨委巡察組對附中黨委及附中工作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巡察。附中黨委隨及按照巡察反饋意見,逐項對照、剖析原因,出臺措施,扎實整改。附中將通過此次巡察整改,進一步發揮黨組織在附中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促進附中工作再上臺階。
2020年陜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黨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履行抓黨建主業主責,嚴格落實基層黨建工作,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全力推進黨建與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全面推動附中的各項事業穩步發展。
2.多個系列主題活動精彩紛呈
(1)守初心 創未來——我校舉行建校110周年慶典
10月26日,我校舉行建校110周年慶祝大會。大會上,校長馮軍回顧了學校發展歷史,追憶附中人為民族復興而奮斗的滄桑風雨。近十余年來,附中從獲評首批“陜西省示范高中”,舉辦陜師附英中,全面管理曲江一中,創辦附中分校,到確立“內提品質,外塑品牌”工作目標,推進“名校+”工程,合作舉辦灃西新城第二、第四學校,渭北中學,涇河二校,雁塔二中初、高中部,形成了“1+9”的集團化辦學格局。附中將高擎“西部紅燭”旗幟,秉承“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基”的理念,發揚“團結、奉獻、實干、擔當”的精神,不斷激發和釋放辦學活力,推動附中各項事業再攀高峰。
(2)立德樹人奮進擔當 嚴抓實干勇創輝煌——附中及附中分校舉行2020-2021學年開學典禮暨第36個教師節慶祝大會
9月10日,我校舉行2020-2021學年開學典禮暨第36個教師節慶祝大會。與會領導充分肯定了我校近年取得的辦學成績,并對學校發展提出更高期望。教師、學生、家長代表相繼發言,祝福教師節日快樂,學校事業發展。活動場面震撼,鼓舞人心。
(3)牢記歷史 警鐘長鳴——陜西師大附中教育聯合體各成員校舉行九一八紀念日主題教育活動
9月18日,附中及附中教育聯合體成員校舉行“傳承寒暉精神唱響松花江上”主題教育活動。活動現場師生代表向《松花江上》詞曲作者、我校國文教員張寒暉先生雕像敬獻鮮花,教師講述九一八歷史,師生誦讀主題紀念詩歌,全體齊唱《松花江上》。主題活動激發了廣大師生及家長的愛國情懷,提醒我們勿忘國恥、銘記歷史。
(4)牢筑安全防線,共建平安校園
2020年我校落實校園安全要求,舉行了以避震、消防、防踩踏等為主題的系列校園安全應急疏散演練,切實提升了應急疏散演練的組織、管理水平,強化了師生安全意識和應急避險能力。
3. 深入推進“名校+”工程 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2020年10月31日,我校舉行了“聚焦核心素養,打造思維課堂”陜西師大附中“名校+”教育聯合體第一屆優質課展示活動。此次活動既是貫徹落實《西安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的應時之舉,也充分展示了我校在課堂教學示范,促發思維型課堂的深度思考、課堂建設和發展,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的深度實踐。
近年來,我校先后與多所學校組建了“名校+”教育聯合體,成員校同步制度建設、教學教研,以創新務實的舉措,提升發展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優質資源輻射雁塔、臨潼和西咸新區,惠及學生近萬名,發揮了附中在基礎教育領域的引領示范作用。我校校長馮軍同志也被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政府授予“西安市基礎教育突出貢獻校長”稱號,被西安市教育局確定為“西安市‘名校長+’領航研修共同體主持人”。
4.停課不停學——眾志成城抗疫情 線上授課保教學
2020年,為落實好疫情防控要求,有效開展延期開學期間教育教學工作,我校響應教育部提出的“停課不停學”號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積極開展線上教育教學準備工作。線上授課四周后,我校進行了家長、學生全員問卷調查,數據顯示,我校網上直播課程滿意度達99.34%。
3月24日下午,附中作為中學疫情防控觀摩點在全雁塔區進行示范,附中演練的規范性和科學性為復課開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面對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附中迎難而上、主動作為,按照上級要求,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政策,采取積極有效的線上教育教學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為學校后期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5.優化特色培養模式 拓寬人才發展渠道
(1)雛鷹展翅創佳績 逐夢深藍向海天
4月22日,我校海航班舉行“慶祝中國人民海軍成立71周年”活動。各級領導通過現場或視頻連線的方式發表寄語,希望海航學員繼承革命先輩精神,堅定報國理想信念,刻苦訓練,努力成才,為實現在強國夢、強軍夢貢獻力量。
11月14日至15日,“志在海天 逐夢深藍”首屆海軍青少年航校模擬飛行大賽在海軍航空大學舉行。我校海航班學員發揮出色,為學校爭得團體賽銅牌榮譽。三名參賽學員分獲單項獎,任曉鵬老師獲“優秀輔導員”稱號。
(2)高水平運動員培養實現新突破
2020年,我校曹福軒同學以足球高水平運動員的身份,憑借全國第五、西北唯一的優異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實現了我校體育特長生培養的新突破。
2020年,我校足球隊和田徑隊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取得了驕人的戰績。足球隊全年參加全國及省區市各項賽事12個,奪得8項賽事冠軍。其中我校在中國高中足球錦標賽暨第18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足球項目選拔賽獲全國第五。田徑隊獲得9金11銀7銅及團體總分第二名的優異成績,5人達國家二級運動員標準。
(3)校本選修課程(社團)工作取得新進展
本學期,我校完成了校本選修課程(社團)的考核評價工作。24個課程及社團負責人分別就各自的課程目標、授課內容及最終成果進行了簡要陳述和展示,經過評審,最終評選出十門精品校本選修課程(社團)。
我校社團學生參加第六屆全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萌芽賽道省級比賽,獲得全省唯一的省級復賽 “創新潛力獎”。
2020年,我校深化課程改革,豐富完善選修課程與社團活動,探索、推進課程和活動的育人方式,在原有校本選修課程和社團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優化,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4)學科競賽持續發展
2020年我校學子在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省級以上表彰88項。王鑫堯、杜欣煜兩位同學榮獲“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銀牌”,并獲得“北京大學強基計劃破格入圍”資格。蔣子豫同學獲得中國生物奧林匹克競賽銅牌。
(5)國際特色培養成績優異
本學期,國際部郭思涵、張芯葉同學分獲英國劍橋、牛津大學錄取,國際部學子共收獲334份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錄取,其中世界前50大學占比60%,世界百強大學占比85%,世界知名大學占比100%,獲獎學金總額約350萬人民幣。國際部學子在全球各大學科競賽中屢獲金、銀、銅獎,為獲得更高名校錄取率打下堅實基礎。
6.弘揚西部紅燭精神 助力滇黔教育發展
2020年,在陜西師范大學領導下,附中統籌校內資源,加大對云南景谷的脫貧幫扶力度,同時啟動對貴州沿河的扶貧支教工作。
5月15日,景谷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培訓開班典禮暨景谷一中分校“1+1”名師成長計劃在我校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11月3日,我校召開扶貧支教歡送會,派出韓談判、居凱兩位同志前往貴州省沿河縣擔任支教工作。本學期,教育幫扶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跟崗研修(第一期)結業。附中以名師一對一結對幫扶的模式對十位跟崗研修的老師進行指導,切實推進沿河基礎教育均衡發展。
目前,我校王中仁同志仍堅守在景谷掛職幫扶,我校韓談判、居凱兩位老師在貴州沿河參與支教。一批批附中人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著“扎根西部,甘于奉獻,追求卓越,教育報國”的西部紅燭精神,傳承著附中人“團結、奉獻、實干、擔當”的可貴品質。
7.推進智慧校園示范校建設 構建教育信息化發展新格局
12月,《中國智慧教育區域發展研究報告2020》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正式發行。我校相關案例代表西安市入選該書并進行推廣。案例的入選與推廣不僅是附中信息化建設的階段性成果,也為廣大中學未來教育智慧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2020年,我校榮獲西安市“智慧校園”稱號,并在此基礎上爭創“陜西省智慧校園示范校”。目前,我校已通過省市兩級專家的現場評審,校長馮軍在教育廳進行了現場答辯。我校作為“陜西省智慧校園示范校”近日在教育廳網站上進入公示狀態,相關工作順利推進。
1月17日,《中國教育報》刊登文章專項報道我校智慧校園建設。報道宣傳了我校智慧校園建設立足當下,放眼未來,以信息化手段提高行政效能、改善教學績效等方面的成功經驗。
多年來,我校致力于智慧校園和教育信息化建設,聚焦中學生深度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實踐創新能力的提高,探索中學智慧校園建設路徑,為陜西地區智慧校園建設提供了較為成熟的經驗。
8.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12月,我校教師李濤獲評首屆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專業委員會“數學教學指導專委會委員”。
2020年我校許景敏被確定為“西安市2020年教育家型教師培養對象”;王芳、薛琪被確定為“西安市2020年卓越型教師培養對象”;江志勇等5人被確定為“西安市2020年骨干型教師培養對象”。
2020年,我校24位老師獲得省區市級“三級三類”榮譽稱號。其中,馮軍獲評“陜西省教學名師”;田甲林、高娃獲評“陜西省教學能手”;張楊等6人獲評得“西安市教學能手”;陳德裕等4人獲評雁塔區“雁塔名師”;吳卓等5人獲評“雁塔區學科帶頭人”;周鑫等6人獲評“雁塔區教學能手”。
2020年我校焦洋洲等6位老師在西安市中小學、幼兒園信息化教學大賽獲獎,董勇等9位老師在西安市中小學實驗教學說課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
2020年我校第二屆“校級教學能手”大賽中,章茵等6人獲評陜師大附中“優秀教學能手”;王曉雨等9人獲評陜師大附中“教學能手”。
本學期,我校 “第六屆班會評優課”活動以(微班會)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班會課形式新穎、切合實際,充分發揮了教育功能,提升了班主任教育管理水平。
我校組織多場師德師風建設學習活動,就《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等政策進行集體學習,扎實推進教師隊伍作風建設。
9.以研促教,科研興校——2020年我校教科研領域成果喜人
6月,我校創辦附中學術類刊物《附中教科研》。該刊物旨在加強教師間專業交流與經驗分享,提高教科研水平,充分發揮“以研促教、科研興校”的作用。創刊號為“線上教學的實踐與思考”專刊,共收錄35篇優秀稿件,內容聚焦“停課不停學”期間線上教學帶來的教學方式的變革和創新,梳理總結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寶貴經驗。
12月,全省第十五次優秀教科研論文和成果推選交流活動獲獎作品公布,我校80項作品喜獲省級獎勵,其中一等獎23項,二等獎35項,三等獎22項,同時我校被授予“優秀組織獎”。8月底公布的“西安市2019年度教育教學成果評選活動”中,我校教師共獲一等獎14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10項。此外,在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 2020年度課題申報中,我校九項課題獲批立項。
10.扎實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營造文明育人良好氛圍
2020年,我校道路、樓宇標識牌“煥新”登場。道路、樓宇命名工作在規范明晰校園標識名稱的同時,彰顯了學校文化精神與內涵特色,增強了廣大師生員工的愛校榮校意識。
2020年我校完成了全校教室護眼燈、海航心品室、崇儉餐廳教師就餐區、海航班就餐區、餐廳外洗手池、西門文化長廊南北墻體、崇德樓內部裝修裝飾、東門及小東門改造等工程,基本完成了家屬院老舊小區的改造工作,通過系列措施,進一步優化了校園及周邊環境。
2020年,我校圍繞“內提品質、外塑品牌”總體工作目標,積極探索校園文化建設新路徑,通過網站、官微、大屏、櫥窗、壁報等平臺,深入開展校園文化構建,加快校園文化融合創新發展,挖掘附中文化資源、講述附中師生故事、不斷提升學校美譽度,努力構建思想鑄魂、文化啟智、環境育人和諧美麗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