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教育帶著智慧落地
——寒假“同讀一本書”教師讀書活動精彩來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老師,要有扎實學識。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老師需要始終處于學習狀態,站在知識發展前沿,不斷充實、拓展、提高自己。
讀書就是教師自身專業成長的力量源泉,也是生命的另一種成長。讀書不僅可以豐厚教師的文化底蘊,還可以使教師的內心得到滋養,永葆教育的熱情和活力。
這個假期,學校領導和各學科教研組長為全校教師精心選擇推薦了多本好書,其中有教育經典著作,有對新課標的權威解讀,有文學、歷史、藝術、自然科學等學科專業知識的講解,有名師的成長故事,有最新教育理念的詮釋……閱讀內容涉及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指導,對大家絕對是一場精神的盛宴。
推薦書目如下——
推薦人:副校長 高麗文
推薦語:
對教師而言,讓自己的課堂和班級管理從拘謹艱澀走向舒暢自由,是人人憧憬的理想。在從教十六年后,我因為一本探討教育與教學管理的書籍而讓自己豁然開朗,邁入了班級管理和課堂教學的歡愉飽滿狀態,深刻感受到了教師職業帶給自己的幸福感和充實感。這本書便是《班主任工作漫談》。
魏書生老師的育人理論是站在哲學層面去總結和歸納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潛能這一育人的關鍵問題的。正是因為站在“人是什么,人希望成為什么,人的希望怎樣才能成為現實”這些最根本的層面去思考探索,這本書才能在育人能力的提升上給我們以思維邏輯的指導和有效方法的點撥。
在構建學校三全育人體系的今天,從學科教學走向學科教育是每位教師的責任擔當和必然選擇,愿這本書能給在全學科育人征程上探索的你我助一份力量!
推薦人:李娜(語文教研組長)
推薦語:
一個美好的遇合是值得珍重的一件事情。對語文老師而言,邂逅這本書便是一樁十分美麗的遇合。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就像深藏閨中的杜麗娘,需要有人將我們領進那個姹紫嫣紅的花園。葉嘉瑩先生就是一個領路人,向我們呈現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詩詞是最美的語言,是迷醉心懷的智慧,是從一個傷口或是一個笑口涌出來的一首歌曲。古典詩詞,寥寥數字,卻是四兩撥千斤,字字千錘句句百煉,勾勒出或恢宏或清雅的畫卷。嘉瑩先生用她的敏感與積淀,讓那些柔情似水的才子賢人穿越千年,向我們徐徐走來;她將詩詞講得細膩形象,喚起了我們心底久違的感動。
推薦人:李濤(數學教研組長)
推薦語:
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深度變革,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有效學習與教學》一書基于學習方式基本問題的闡述,聚焦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體驗學習、探究學習、操作學習、游戲學習、服務學習、表現性學習、反思性學習等九種學習方式的理論基礎、操作策略、教學策略,以及學習方式在學科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該書兼顧通識原理與學科應用,精選經典案例,理論闡述精當,實踐操作切實,為學生有效學習和教師有效教學提供了較強的理論指導和操作依據,值得大家學習與借鑒。
推薦人:雷雙娥(英語教研組長)
推薦語: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頒布之后,為解決一線教師的困惑,課標修訂組專家對課標的具體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對相應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也進行了具體闡釋。這本書直擊英語教師的工作難點,重點分析了新課標該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實施,以及如何進行測評。全書內容以講座的形式呈現,將課標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對一線教師有著極強的指導意義。
推薦人:許勤(物理教研組長)
推薦語:
杰出教師們成功的秘密在哪里?這些優秀的教師充滿著人格魅力,他們深受學生的喜愛;他們教學成果顯著,課堂風趣幽默;他們在教育教學的路上不停探索,尋找教育的真諦;他們對教育事業的熱忱,影響著身邊更多的人。書中的一個個故事為我們呈現了于永正、吳正憲、李鎮西、吳非等十二位教師成長的歷程,以及從教過程中的一些關鍵性事件。其實,名師的成長沒有捷徑,無非是閱讀、反思、實踐。十二位名師就是十二種不同的閱讀風景,在這些名師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總能找到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
推薦人:羅春(化學教研組長)
推薦語:
立足于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和未來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落實高中新課程的價值追求。廣大一線教師只有理解了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真實情境,才能在日常教學中轉變教學方式,以形式豐富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走向真實情境的化學教學研究》一書細致梳理了國內外相關文獻,總結出基于真實情境的教學模式及操作要點,并按照新課標模塊及知識主題進行了解構,并配以大量生動翔實的教學實踐案例,供廣大一線教師備課時參考、借鑒和使用。希望通過這本書的閱讀,老師們能夠對“真實情境的化學教學”有準確的認識,并通過典型案例的學習,深入研究新課標,積極踐行新課改。
推薦人:孟宏哲(生物教研組長)
推薦語:
沃森、克里克和威爾金斯對DNA雙螺旋結構的揭示堪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發現之一,而這三位科學家都是因為讀了一本由生命科學的“門外漢”寫的探討生命意義的書而毅然決然放棄自己的專業,轉而與生物結緣的。這位“門外漢”便是大名鼎鼎的物理學家薛定諤,這本書便是《生命是什么》。
該書是20世紀偉大的科學經典之一,它引導許多科學家從微觀物理學的視角研究生命問題,直接導致分子生物學的誕生。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在他的書中介紹了生命系統的重要生命活動:有絲分裂、減數分裂、雜交等。同時也有預見性地提出了生命科學的核心概念:染色體上有密碼的信息。
同讀一本書,重溫物理學家探究生命科學的歷程!
推薦人:白云(政治教研組長)
推薦語:
課程標準是教師教學的指南,不論是剛入職的新教師,還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都應該把學習新的課程標準當作自己的首要學習任務。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解讀》,是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組織編寫,由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編寫的。該書對高中思想政治的課程性質與基本理念、學科核心素養與課程目標、必修課程的課程內容與學業質量、選擇性必修課程的課程內容與學業質量、實施建議等進行了詳細解讀,是研讀新課標、新教材,理解新課改的好幫手。
推薦人:史小軍(歷史教研組長)
推薦語:
《新雅中國史八講》是由孫慶偉、侯旭東、閻步克、張國剛和鄧小南等八位國內權威學者,在為清華大學本科生所開設的通識課程的基礎上完善編撰的一本專家講座文集。該書分八個部分講述了從中國文明的起源與早期發展,到康乾盛世與晚清變革的幾千年中華文明史,不僅每一章節之間緊密勾連,而且八位作者還從自己多年研究的相關領域出發,對各個階段的歷史做出了各具特色的解讀。該書視角多元,觀點新穎,既可以作為較高層次的有關中華文明的通識讀本,也可以作為基礎教育階段教學研究的重要參考。
推薦人:石莉群(地理教研組長)
推薦語:
該書是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對《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權威解讀。全書共十章,對高中地理課程改革、面臨的挑戰與機遇、課程標準修訂的背景、立德樹人與核心素養、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與教學方式變革、學業質量與學業水平考試、實施保障、中學地理課程展望等各方面進行了詳細解讀。閱讀這本書,可以幫助地理教師更好地理解課程標準,把握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并在實際教學中貫徹實踐,助力自身專業成長,提高教學質量。
推薦人:左俊成(體育教研組長)
推薦語:
《跑道,永無止境》是作者體育教學工作的寫實,真實地記錄了秦治軍老師的人生歷程、獻身學校體育事業的精神境界及其寶貴的教書育人經驗,事跡真實感人,頗具可讀性。
書中有典型案例分析和在教育教學工作的探索研究過程,有與廣大教師共同探討交流關注的熱點問題看法和解決策略。閱讀這本書,大家看到的不僅僅是作者的成長故事,更多的則是作者在課堂上實踐以及在此基礎上更深入的思考。它將使我們讀懂并感悟到作為一名體育教師的艱辛和職業幸福感,并牢牢樹立“把健康和快樂帶給每一個孩子”的價值追求。
推薦人:馬立(音美信教研組長)
推薦語:
黨的十八大后,我國教育領域開啟了全方位、開創性、深層次、根本性的變革,伴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實施,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走向績效引領、內生變革的新階段。
本書全面呈現了我國智慧教育變革的主要內容,對典型的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的案例進行收錄與歸納,展示了2020年全國范圍內最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化與教育教學有機融合的實踐成果,給學校的教育教學發展帶來新的思路,給有志于做創新型的新時代教師以重要啟示。通過本書的閱讀,老師們能放眼中國、面向未來,提高對教育信息化的認識層次,助力自己的成長與發展。
推薦人:薛琪(音樂學科組長)
推薦語:
作為一部音樂史著作,該書對我國自遠古以來直到清朝末年的音樂發展歷程做了十分詳盡的論述,其中包括:中國歷代社會背景與音樂發展的聯系,各種音樂形式發展的歷史沿革,中國音樂的多種體裁和題材,器樂曲和樂器的分析介紹,音樂美學思想的研究與介紹等。內容之詳盡,材料之嚴謹,認知之深度,在中國音樂史相關書籍中是無出其右的。在本書中,楊蔭瀏先生還對我國古代的音樂文獻、樂譜資料的保存情況做了細致的考察,對音樂史研究中有爭議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無論是對音樂專業從業者,還是對熱愛歷史研究的學者來說,這都是一部十分有意義,值得閱讀的佳作。
推薦人:李煒(美術學科組長)
推薦語:
貢布里希先生是英國美學家、藝術史家,曾在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他是上個世紀全球最重要的美學理論家、藝術史學家之一,許多著作在世界藝術史學界廣受贊譽。
《藝術發展史》一書是20 世紀最重要的一部藝術史著作,受到全球的廣泛贊譽。這本書之所以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是因為書中包含著深刻的見地和方法論上的意義。該書內容通俗生動,道理清晰淺顯,向我們呈現了西方藝術發展歷程的動人故事,是講授藝術課程的教師必讀的書籍,絕對讓你獲益匪淺。
一、活動時間: 1月28日至3月14日
二、活動對象:學校全體教師
三、活動安排
(一)教師讀書活動
1. 教師利用寒假時間,結合自身實際,從推薦閱讀書目中選擇一至二本,進行閱讀。
2. 讀書與思考相結合。教師要邊讀邊想,緊密聯系自己教育教學實踐,讀出自己的思考與見解,真正做到“讀”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
3. 結合自己教育教學工作實際,完成一篇讀書心得體會,便于集中學習階段進行交流分享。
(二)舉行讀書分享交流會
1. 開學后第三周,各教研組利用集體備課時間進行讀書心得的交流分享,并確定本組參加學校交流分享的代表。
2. 教研室組織全校讀書心得分享交流會,評選“閱讀之星”,進行表彰和獎勵。
古語云:“人不讀書,一日則塵俗其間,二日則照鏡面目可憎,三日則對人言語無味。”假期,不僅是一個休息的時間,更是一個提升自己的機會。還等什么,快拿起書,一起閱讀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