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驛站】無論線上或線下,你都應做好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合理的計劃可以讓我們的Flag屹立不倒,達到目標。那我們應該如何制定科學合理縝密的計劃呢?快來跟若塵姐姐一起學習——如何為新學期制定一份實用性計劃,遇見更好的自己。
一、 設置切合實際的時限
假如你要做的是年度計劃,但根據以往經驗來說,一年太長,我們有理由從年頭拖到年尾。所以,在做計劃的時候,就不要給自己拖延的機會了!
一個事項的計劃周期最長不要超過6個月。我們可以每年分四次做計劃:寒假、春學期、暑假、秋學期。把一年中要完成的事情這樣分成四段,也是在時限上拆分目標了。每一個時段結束,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實時調整下一時段的計劃,不至于戰線拉太長超出自己的掌控范圍。
二、 把握好自己的時間節奏再細分計劃
比如,我們今年要完成讀完20本書。一年有52周,這意味著大約兩周要讀完一本,平時還要學習,你可能覺得這有點困難。但其實這是沒有問題的,讀完20本書,當然不是先玩了半年,下半年奮發圖強一口氣讀完的。而是要把它們適度安排進了四個時段的計劃中,每個時段只需讀完幾本書就可以了。如果你比較精細,可以繼續細分成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每一天都安排得滿滿當當、舒舒服服的。
三、 安排一段適應期
你真的很了解自己嗎?你制定好的計劃真的很適合自己嗎?你制定好的計劃能做到按部就班地實施嗎?三連問后,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或者是不確定的,那還是安排一段適應期(試用期)吧。我知道你的計劃新鮮出爐還冒著熱氣,恨不得立馬咬下去,別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這個適應期一般是三周,據相關科學論說,人要培養一個習慣,21天就夠了。要是你進入狀態快,也有很強的自律性,三周不到就可以判斷出一份計劃的合理性和適應度了。合適,繼續;不合適,調整,你和計劃要彼此熟悉、了解、親近 。
最后,你的計劃不要過于復雜,less is more.來吧,按照自己的目標一起制定新學期計劃,朝著更優秀的自己前進、發現更棒的自己!
作者:李若塵/審稿:馬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