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我校2023年省級規劃課題集體開題會在崇是樓大會議室舉行。陜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薛翰銘、陜西師范大學生命與科學學院教授張迎春、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劉全國、西安市鐵一中學藝體中心主任羅琦應邀作為課題評議專家蒞臨指導,我校副校長高麗文、教研室主任張錦川、各課題主持人及核心成員參加了開題會。開題會由教研室主任張錦川主持。
會上,薛翰銘副主任代表陜西省教科院宣讀了2023年省級規劃課題立項通知,并對我校獲批立項的課題表示熱烈的祝賀。高麗文副校長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歡迎,她希望各位課題組能在專家的指導和學校的大力支持下,聚焦教育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科學、穩妥地推動課題研究,通過課題研究帶動自身專業成長和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高麗文副校長講話
陜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薛翰銘宣讀立項通知
教研室主任張錦川主持會議
隨后,我校林曉敏、高翠紅、孟宏哲、宋喜貴、索海峰、李靖、劉霄等7位課題主持人依次匯報了課題的研究設想。
林曉敏老師的課題《以“點亮興趣”為魂的中學語文作業設計研究》針對中學語文作業的現狀,致力于語文作業設計方法提高和學生內趨力的激發,以“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 “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研究目標。
林曉敏老師現場匯報
高翠紅老師的課題《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作業》以單元教學為背景,聚焦深度學習的單元整體作業設計,關注課堂改革、減負增效,通過引導學生完成系統性、關聯性、發展性的單元整體作業,促進學生思維發展,使深度學習發生,使核心素養落地。
高翠紅老師現場匯報
孟宏哲老師的課題《高中生物學新教材必修課程思政要素研究》挖掘學科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與正確價值觀,從而致力于把學生塑造成符合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積極建設型人才。
孟宏哲老師現場匯報
宋喜貴老師的課題《“三新”背景下基于生命觀念和科學探究素養引領的高考生物學二輪復習備考實踐研究》立足于學科實際,通過科學探究專題回顧教材實驗,分析實驗思想,運用方法規律,專注以專題復習為主線,跨模塊知識結構的復習模式,全面提升學生高考生物學二輪復習備考的效果。
宋喜貴老師現場匯報
索海峰老師的課題《立德樹人視域下中學校史文化育人實踐研究》以我校百年校史為研究背景,挖掘豐厚的校史文化資源,致力于傳承學校精神內核,構建特色校史課程體系,將校史文化與學生培養培育緊密結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索海峰老師現場匯報
李靖老師的課題《基于項目式學習的初中信息科技課堂學習評價設計與實施》以初中《信息科技》物聯網、互聯網中的數據處理和呈現為研究內容,開展基于項目學習的評價設計和實踐等相關研究。
李靖老師現場匯報
劉霄老師的課題《基于工作坊的初中音樂跨學科教學課例研修》以工作坊的初中音樂跨學科教學課例研修為背景,促進初中音樂教師跨學科教學能力和課例研修理論體系的豐富與完善,充分發揮基礎教育學科帶頭人工作坊實踐研究的意義。
劉霄老師現場匯報
各項課題完成匯報后,四位專家分別進行了精彩的點評。
陜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薛翰銘進行點評
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劉全國進行點評
陜西師范大學生命與科學學院教授張迎春進行點評
西安市鐵一中學藝體中心主任羅琦進行點評
薛翰銘副主任對語文、生物、信息和音樂學科進行了點評,他對老師們的選題能立足于教育教學中的具體問題表示贊揚。同時,薛老師還指出了課題的表述要更加清晰,更具有指向性,課題組的成員分工要明確。劉全國教授點評了語文、英語、生物和歷史學科,他指出在課題的研究中要“做減法”,不宜貪多,研究的方法要適切,研究的立場要保持客觀和中立。張迎春教授對生物和歷史學科的點評中認為,課題中作業要發揮鞏固和評價的功能,要壓實壓細任務,充分發揮課題的實際意義和推廣作用。羅琦老師對英語、信息和音樂學科作了點評,他強調了中學課題要著眼于學生的發展,要厘清課題的研究內容,促進評價在課題研究中的作用。
開題會現場
最后,張錦川主任進行了總結。他指出課題研究要關注科學性、適切性和實用性,希望各課題組能結合專家的建議對課題進行修改和調整,同時要計劃好課題研究的步驟,科學分工,明晰責任,扎實推進研究工作,進而推動附中教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