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成長 蓄勢前行
——我校2023年“新高考 新課程 新教材”專題研修活動圓滿結束
為引導教師進一步準確把握高考綜合改革的總體要求、任務措施以及貫穿于其中的教育教學理念,繼續推進我校“三新”改革的順利實施,7月18日至24日,陜西師大附中、西安崇是中學新高一年級全體教師及部分高二年級教師一行61人,在我校黨委副書記郭彥雯、副校長高麗文的帶領下,赴華東師范大學參加了“新高考 新課程 新教材”專題研修活動。
7月19日上午,專題研修班在華東師范大學文史樓進行了開班儀式。儀式由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華春燕主持,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院長代蕊華在講話中對我校老師的到來表示歡迎,希望老師們通過幾天的學習,可以有所收獲,真正理解如何在新的時期全面深化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教育教學改革。我校副校長高麗文對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的精心準備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并對老師們提出了明確的研修要求。學員代表趙依格老師作了表態發言。
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華春燕主持儀式
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院長代蕊華講話
我校副校長高麗文講話
學員代表趙依格老師作表態發言
開班儀式后,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胡耀宗作了題為《實現教育現代化 建設教育強國》的講座。胡教授站在宏觀的角度為老師們展示了我國教育發展的規劃,從政治、經濟、人口三個方面介紹了影響了教育發展的因素,使老師們對教育強國的指導思想、基本理念、基本原則有了更為全面的認知。
、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胡耀宗作講座
7月19日下午,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沈曉敏教授帶來了《大觀念 大單元 大任務教學的有效實施》的專題講座。沈教授從大單元教學、大觀念、大任務的概念內涵出發,理清了老師們心中的疑惑,并用大量生動的教學案列詮釋了核心素養與大單元教學的關系以及如何設計大單元教學,為老師們指明了今后的教學方向。
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沈曉敏教授作講座
7月20日上午,原上海教育考試院副院長、研究員雷新勇帶來了題為《大規模教育考試命題基本要求》的講座。雷教授從教育評價的主要過程講起,揭示了教育考試的事實和本質。同時,雷教授詳細闡述選擇題命題的基本要求、主觀題命題的基本要求、主觀題評分量表的制作。通過講座,老師們對命題有了更為科學的認識。
原上海教育考試院副院長、研究員雷新勇作講座
7月20日下午,晉元高級中學王華書記帶來了題為《新高考背景下學校課程體系建設與行動策略》的報告。王華書記的講座以“基礎教育面臨的新形勢、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背景”“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教育觀念”“適應新課改的課程體系建設”“適應新課改的課堂教學改革”“適應新課改的教學評價”“適應新課改的教師專業發展”為主要內容。他用智慧風趣的語言指出課程改革對教育教學及對我們每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明確了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在于全面提升學生學習質量。講座使老師們對“教育觀念的變化對教學設計的影響”“教學設計及其基本內容”和“備課的生成”等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晉元高級中學王華書記作報告
7月21日上午,上海交大附中原副校長杜淑賢帶來了題為《優化教學方式、激活學生創造力》的講座。校長的講座以“銜接初中,新高考引領中考變革”“轉變教育觀念,提升教育境界”“聚焦培養目標,讓立德樹人落到實”“激活學生創造力,教出學科核心素養來”四個角度出發,用詳實的案例為老師們介紹了課堂改革的新路徑、新方向。
上海交大附中原副校長杜淑賢作講座
7月21日下午,全體教師前往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上海四行倉庫抗日紀念館參觀學習。中共一大會址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里,全體教師瞻仰了中共一大代表群像浮雕,參觀了《偉大開端——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陳列》,沿著早期共產黨人的足跡,追尋紅色記憶,在厚重的建筑與珍貴的史料中重溫中國共產黨建立初期的崢嶸歲月。全體黨員老師在一大會址紀念館宣誓廳面對黨旗一起重溫入黨誓詞。
參觀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上海四行倉庫抗日紀念館作為上海戰爭遺址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館陳列內容分設成“血鏖淞滬”“堅守四行”“孤軍抗爭”“不朽豐碑”四個板塊,用版畫、實物、影片、沙盤模型等多種擬真方式全方位展示了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參觀四行倉庫抗日紀念館
通過此次實踐考察學習活動,老師們感悟了“建黨精神”的偉大力量,進一步夯實了“一心一意跟黨走”的理想信念,大家將繼續在平日的教育教學中賡續百年初心,擔當育人使命。
7月22日,全體教師走進了上海兩所名校——華東師大二附中和復旦大學附中,近距離感受了教育綜合改革最前沿的氣息和脈搏,聆聽了兩所學校對教育改革模式的解讀,詳細了解在新高考模式下學校在人才培養、課程建設、項目化學習實踐探索、生涯規劃等方面的成功做法,立體式、全方位地幫助老師們 “充電賦能”,老師們化身為“最好學的學生”零距離式、全方位式感受兩所名校的校園文化,潛心學習教育教學方法,不斷反思總結,促進自我成長。
參觀華東師大二附中
參觀復旦大學附中
7月23日上午,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張心科教授帶來了題為《新課程標準與高中教材、教學、考試的轉型》的報告,張教授運用了鮮活的教學案例將新課標的理念聯系到教學實際,為我們闡釋了新課標理念下教師如何從學生的角度創造性地轉變教與學的方式,積極探索課堂轉型。引領老師們對新課程改革下的內容結構化改革與學習方式變革也有了更進一步的思考,做到理念先行、主動實踐,從而達到知行合一,成為一名有思想的實踐者。
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張心科教授作報告
下午,全國優秀班主任、上海市特級教師張璇以案例為引導的《立足德智融合,引領生命成長》的講座里,分享了她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方法,深情講述了她與學生交往的故事。她堅信每個暫時“跌倒”的孩子內心都有向善的渴望,用傾心的陪伴,耐心的引導,喚醒孩子們心中的向善向美的能量。
全國優秀班主任、上海市特級教師張璇作講座
講座結束后,專題研修班舉行了結業儀式。學員代表陳沙就自己參加此次研修的具體收獲進行了分享,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副院長蔣謹為大家頒發了結業證書。我校黨委副書記郭彥雯在講話中再次表達了對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的衷心感謝,并希望老師們將所得所思、所感所悟應用到今后教育教學中,潛精研思、學以致用,躬身實踐、不斷錘煉,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卓越的專業能力,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學員代表陳沙進行交流分享
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副院長蔣謹頒發結業證書
我校黨委副書記郭彥雯講話
教而不研,行而不遠。7月23日晚,全體老師在各組組長的帶領下就此次研修的所學、所思和所感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老師們紛紛表示在華東師范大學這所求學殿堂有大樓,更有大師。精準的外部給予,催生無限的內在生長,專家們對教育前沿、熱點問題的剖析,為大家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五天的時間雖短,但大家同行、同學、同研討,聆聽、記錄、交流分享,向專家們求解心中疑惑;五天的時光匆匆,但授課專家、學者們豐厚的學識、嚴謹認真的治學精神、真摯坦誠的分享態度都令大家心生欣賞與崇敬,不禁沉浸與流連;五天的時光易逝,但培訓加深了大家對高考改革從理念到操作層面的理解,增強了面對變革的信心,為今后教育教學的創新與實踐提供了思考的方向和切實可行的借鑒與經驗。
交流討論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納百家之長以厚己。教師是教育教學的實踐者,更是研究者、探索者和創造者。教師專業成長需要自主覺醒,專家引入,更需要課堂轉化。行走在教育的路上,追尋專業發展的詩與遠方;懷揣教育智慧與無限希冀,我們要讓新的理念、方法、模式成為教育教學的行動自覺,為附中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不斷貢獻力量。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