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多讀書,讀好書,從書本中汲取智慧和營養。要強讀強記,常學常新,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教師要保持不間斷地讀書和學習,才能始終站在知識發展的前沿,實現個人人生的發展和生命的成長。
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豐富的知識儲備可以改變教師的精神氣質和品性。多讀書可以增長教師的職業智慧,從而把教學變成一種過程,一種動態,一種求索,從根本上提升教師的個人內在素養和外在氣質,使之更加符合教師職業的規范和要求。
這個假期,“同讀一本書”活動如約而至,各學科教研組長和骨干教師為大家精心選擇推薦了多本好書,其中有教育經典著作,有對學科歷史的梳理,有藝術、自然科學等學科專業知識的講解,有最新教育理念的詮釋和教學技能的說明……書籍的種類和內容涉及教育教學各個方面,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指導,對全校教師絕對是一場精神的盛宴。
推薦書目如下——
推薦人:李娜、胡蓉
推薦語:
《杜甫傳》是一篇人物傳記,這篇傳記展現了詩人杜甫生命中的一個個片段,如同一首苦難而又壯美的歌,是詩人寫詩人的一篇佳作。該書內容創作忠于史實,所有描寫都有史實作為根據,但又不作煩瑣考據。作品所展現的杜甫形象生動,性格心理發掘深入,作品達到了藝術性與文學性的完美結合,是一部傳記文學的佳作。此書的目的是要把公元八世紀一個偉大的詩人介紹給讀者,讓他和我們接近,讓我們認識杜甫在他的時代里是怎樣生活、怎樣奮斗、怎樣發展、怎樣創作的,并且在他的作品里反映了些什么事物。作者寫這部傳記,力求每句話都有它的根據,不違背歷史。
不讀杜甫,無以知偉大作品的時代烙印;不讀詩史,無以明柔弱文人內心的堅毅強韌。讓我們一起走進杜甫的世界吧!
推薦人:趙國輝、王李萍
推薦語:
《數學女孩2:費馬大定理》系列是結城浩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小說的形式展開,重點描述了高二的哥哥泰朵拉為初二的妹妹尤里提出一系列問題,每個問題乍看之下仿如離散,直至終章卻構成了完整的邏輯鏈,可謂巧思如洪。作者更是將遞進式問題驅動運用得如此巧妙卻又不失嚴謹,令人嘆為觀止。書中數學講解部分更是十分精妙,被稱為“絕贊的數學科普書”。
《數學女孩2:費馬大定理》是架起“興趣”與“研究”之間的橋梁,可以幫助激發興趣、感受學科的全貌。從學習數學問題解決策略、思考方式,感受數學之美來看,這是一本很具有啟發性的數學科普書。
推薦人:雷雙娥、邢敏娟
推薦語:
《教學勇氣》是一本具有開創性地對教師生涯進行探索的書。作者以輕松的文筆,探討教師的內心世界。觀念發人深省,對教師專業發展有很大的啟發。
在書中,帕克? 帕爾默帶領教師為重新點燃對人類最困難最重要的教育事業的熱情,進行了一次心靈之旅。這是一次激動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學本質的精神之旅,一次重新把教師職業和學生結合起來的旅程。教師為著心靈的自由選擇他們的職業,深愛著自己的學生和課程。
正像書中所說,“這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體驗過快樂痛苦的時日,而且其痛苦時日承受的煎熬僅僅源自其所愛;這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不愿把自己心腸變硬,因為他們熱愛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教學生涯。”
推薦人:李紅艷、王顥
推薦語:
《中學物理教師進修用書——力學問題討論》根據中學物理教師在駕馭教材時所應具有的知識和能力,針對教學需要,選擇了85個專題詳加分析論述,包括力學概念和規律,以及在應用這些規律時應注意的問題;力學概念和定律在歷史上是怎樣萌芽和最終被確定的,闡明了物理思想的產生和發展過程;闡述了力學概念和原理的近代發展,以及一些基本原理的實際應用。
該書內容簡明扼要,深入淺出,使教師能從較高的水平和較廣泛的領域把握經典力學基礎知識,是提升物理教師專業素養,進行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參考。
推薦人:羅春、張欣榮
推薦語:
《化學簡史》是英格蘭著名化學家、化學史家柏廷頓所著。此書以傳記方式分16章敘述了從古埃及時期到20世紀30年代化學發展的基本歷程。內容豐富,取材翔實,從古老的煉金術到19世紀的化合價理論,再到20世紀的元素周期律及原子結構,均有所涵蓋。《化學簡史》脈絡清晰,觀點客觀、公正,目的在于為化學史提供一個簡明而權威的綜述,以利于讀者對化學史產生整體的印象。
我國著名化學家傅鷹曾說過:“化學可以給人以知識,化學史可以給人以智慧。”他還說:“一門科學的歷史是那門科學中最寶貴的部分,因為科學只能給我們知識,而歷史卻能給我們智慧。”希望此書可以幫助教師從化學學科的歷史中汲取教育的智慧。
推薦人:孟宏哲
推薦語:
《基因傳》講述了基因理論的起源、發展和未來,是一部反映基因發展史的傳記。它是一部科學家們在探究基因奧秘的過程中攻堅克難的故事,像偵探小說一樣,以科學家們不斷遇到的新問題為線索步步深入,既深入淺出地梳理了基因理論的脈絡,又真實記錄了科學家們的合作與斗爭、成功與失敗。該書在內容廣度和發掘深度上都創下新高,書中塑造了諸多鮮活的歷史人物,像研究豌豆的孟德爾、研究果蠅的摩爾根、發現DNA的沃森等。
譯者馬向濤曾說,“《基因傳》不僅是一部翔實記述基因科學發展的歷史,更是人類在21世紀面向未來的宣言”。它對教師了解基因科學發展的歷史以及更好地應用于生物教學提供了一個科學的參考。
推薦人:白云、楊蓉
推薦語:
作為國內第一本對馬克思主義進行系統宣講的理論普及讀物,《馬克思靠譜》以馬克思的生平為時間軸線,詳細介紹了馬克思的一生及其重要著作和思想發展脈絡,為大家描述了一位真實的、彩色的、依然“活著”的馬克思。同時,針對詆毀馬克思的種種謠言,用翔實的史料、嚴謹的考證,澄清事實,以正視聽。
作者用走心、妥貼且青春的表述方式講述了馬克思的一生及思想理論精髓,讓讀者們穿越時空,與一個有血、有肉、有靈、有趣、有料、有識的馬克思相遇。此書不僅有助于我們進一步認知與理解馬克思主義,甚至還能啟發我們如何面對當下所遇到的問題。
推薦人:史小軍、魏丹
推薦語:
《卷里卷外》是教育部考試中心歷史研究員劉芃老師2021年6月出版的一本專門研究考試的大作。本書是對歷史學科考試理論與實踐的論述。從歷史思維的產生到歷史學科能力評價,本書試圖說明歷史思維是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是人類回應社會生活實踐必然產生的一種思維模式。
研究試題是教書育人過程中的必修功課,研究試題的同時,必須研究考試。考試就是關于教育測量學的理論與實踐,只有深入研究教育測量學的科學理論和實踐操作,才能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評價方法和評價測量表,才能提高試題命制的科學性和考試的信度、效度,并且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和歷史學科強調的五大核心素養,最終達到為國育才的目的。
推薦人:費美樂
推薦語:
《從教走向學》立足核心素養的實踐性與可操作性,以教師的視角,結合已有的經驗和探索,通過具體案例闡述在課堂上落實核心素養的維度、策略與方法,給教師提供在課堂上幫助學生學習、落實核心素養的路徑和方法。該書同時結合教師在日常教學設計中經常涉及的內容,比如課程標準、教學目標、單元整合、監測評估、活動設計等,在剖析具體案例的過程中,幫助教師回到教學現場,不斷反思跟教學相關的問題。書中還特別提示了應著力避免的典型誤區,對教師的教學有著很大的幫助。
推薦人:王博
推薦語:
《終身成長》是美國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的代表作。在這部作品中,她以通俗易懂的筆觸總結了自己對人類兩種思維模式的研究。她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與成長型,它們體現了應對成功與失敗、成績與挑戰時的兩種基本心態。她在本書中提出的教育觀點影響了美國校園教育的創新理念,推動了教育變革的步伐。
德韋克的思維模式研究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她揭示的成功法則已被很多具有發展眼光的老師和管理者應用,并在實踐中得到了驗證。通過了解自己的思維模式并做出改變,我們才能以最簡單的方式培養對學習的熱情和在任何領域內取得成功都需要的抗壓力。
推薦人:薛琪
推薦語:
《中國音樂的歷史與審美》是我國第一部將中國音樂史與中國音樂作品分析結合起來論述的著作,全書兼具通史性與分析性、通識性與鑒賞性。細致品讀之后,你會發現它系統梳理了專業知識,論述簡明扼要且具學術深度,全書注重名家、名著和重要范疇的論述,結構完整,史料豐富,分析透徹,通過清晰的時間線對中國音樂歷史與審美的主要思潮與基本問題體系作了研究,是一部了解中國音樂美學歷史和美學發展的優秀作品。
推薦人:范小琪
推薦語:
《美的分析》是世界美學史上的經典著作,是一部由畫家根據自己繪畫的直接經驗和理論思考所寫的美學專著。全書以造型藝術作品、自然美、人類生活等廣泛的審美經驗為基礎,著重論述了繪畫、雕塑中有關形式美的規律。行文上深入淺出,兼顧學術性與趣味性,不論是文化藝術工作者,或是初入藝術之門的青年學子,都能從中獲得應有的美學觀念,開啟藝術奧秘的探索之旅。
本書的譯者楊成寅教授任教于中國美術學院,是全國知名的美學史論家,擁有極高的學術地位與理論造詣。
推薦人:任曉鵬
推薦語: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修訂版)》是一位校長給教師的建議,也是一位教育改革者的暢想。作者關注教師的生命質量,走進教師的心靈世界,并努力為教師增添職業歡樂。書中的100條建議,充溢著濃厚的教育情懷和人文關懷,涉及教師個人修養、職業發展、生活態度等方方面面,從學校管理者、學生、家長、社會等不同視角審視教師職業,為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育人質量、提升自身素養等提供諸多有價值的思考,相信大家反復咀嚼后,定會受益無窮。
一、活動時間:7月21日至9月11日
二、活動對象:學校全體教師
三、活動安排
(一)教師讀書活動
1. 教師利用暑假時間,結合自身實際,從推薦閱讀書目中選擇一至二本,進行閱讀。
2. 讀書與思考相結合。教師要邊讀邊想,緊密聯系自己教育教學實踐,讀出自己的思考與見解,真正做到“讀”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
3. 結合自己教育教學工作實際,完成一篇讀書心得體會,便于集中學習階段進行交流分享。
(二)舉行讀書分享交流會
1. 開學后第三周,各教研組利用集體備課時間進行讀書心得的交流分享,并確定本組參加學校交流分享的代表。
2. 教研室組織全校讀書心得分享交流會,評選“閱讀之星”,進行表彰和獎勵。
開卷有益,讀書增智,向書本學習是豐富知識、增長才干的重要途徑。讓我們抓緊假期的寶貴時間,拿起書本,一起開始一段奇妙的讀書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