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兵秣馬 只為他朝登榜首
高嚴細實 全憑今日練內功
——初2019屆第一次學生大會
十年磨一劍,六月顯鋒芒!漫漫中考長征路已經進入最后的沖刺,中考的號角已經吹響,遠航的征帆已經高揚。
2018年9月19日下午,初2019屆全體師生在綜合樓第二報告廳召開第一次全體學生大會。會議由年級組長張炳勇主持。
此次會議的主題是:步入初三,你準備好了嗎?
會議由以下四項議題組成:
首先,年級蹲點領導權小紅主任圍繞年級建設和畢業年級教學管理等方面做宏觀發言。她強調,
1、明確時間,要有緊迫意識,要有憂患意識。
2、務必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一鼓作氣,直到中考。
3、緊跟教師團隊對同學的教學指引,積極學習。
4、以感恩之心,面對父母,面對師長。
其次,教師團隊發言。我校資深班主任,班主任教育管理藝術研究者楊兵老師更是高屋建瓴,用形象的故事,深入淺出地告誡孩子們:保持耐性,保證時間,成功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
我年級班主任張嵐老師,結合多年班主任經驗以及上一屆初三學生學習情況,對初2019屆全體同學提出了幾點建議。
【附】張嵐老師發言
同學們,經過了開學兩周的學習生活,你是否已經意識到自己是一名初三畢業班的學生嗎?你有感覺到跟初二不同的地方嗎?我相信大家一定深有感受!
課程上,沒有了音樂美術地理生物,新增了化學學科,數學物理難度明顯增加,老師的課堂語速明顯加快,作業量也有所增加,就連以往大家覺得比較快樂自由的體育課現如今也變成了嚴格的體能訓練;在校能用的時間都基本安排的滿滿當當,可能有些同學說連上廁所都得一路小跑,問老師問題更是難上加難。
對的,這就是初三的節奏!我們現在不拼,更待何時?
那進入初三,應做好哪些準備才能讓我們有序、高效地應對中考呢?
一、思想上的重視
初一初二時,我們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在學習上走過彎路,上課傳過紙條、對視過眼神,癡迷于漫畫、玄幻小說,熱衷于網絡游戲,習慣了每天刷朋友圈或是QQ打卡,覺得必須在繁重的學習中尋找點色彩,但是從現在起,我們必須從內心深處意識到我們不一樣了。
初三是一場硬仗,我們必須集中精力,全力以赴,迎接中考!所以我們的學習必須變被動為主動,不能再讓父母在我們耳邊不停的督促嘮叨,不能再讓老師時刻提醒我們要發奮圖強。我想內因的變化才是決定性的作用。
二、心態上的調整
1、樹立自信,積極面對。
有同學說:老師,我之前基礎沒打好,很多知識都不會。沒關系,只要你從現在起跟著老師認真學,慢慢補,再經過后期兩至三輪的復習問題一定可以解決。所以,要對自己有信心。尤其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在心里默默告訴自己“我能行”!
2、平和看待,冷靜分析。
這一年面對我們的不是超級充實的課堂,就是頻繁的考試:測試、月考、模考。尤其是第二學期,我們就是在模考和模考試卷講評分析中的不斷切換。如果不能以平和的心態面對,那我們可能會越來越焦灼、煩躁,時間也會在惶惶度日中過去。所以,要成不驕、敗不餒,要知道考試的意義是為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所以重在通過考試,分析各科試卷上失分的原因,是知識上的空缺還是審題不清導致不該有的錯誤,關注弱勢科目,有針對的補差。只有將問題一個一個具體的擊破,成績自然就會不斷提高。
3、換位思考,感恩師長。
當我們因為上課不專心聽講或是作業不認真完成時,總是會受到老師的批評或是家長的教育,難免心生怨恨。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如果你能換個角度看待別人對你的批評和建議,你一定不會將自己置于師長的敵對位置,反而會有意識的提醒自己該怎么做。我常常對我的學生說:父母和老師是要教給你什么是對什么是錯,而絕不僅是為了取悅于你。課堂上老師的提醒是為了讓你不錯過任何一個知識,回家后父母的嘮叨是想讓你付出的每一滴汗水不要白流。試想想,如果我們總是處于敵對和仇恨的情緒中,學習狀態又怎能好?所以,學會換位思考,從內心感恩父母和老師對你的關心教誨。
4、張弛有度,科學放松。
初三的生活是緊張的、單調的,如果你一直高度緊張,那么總有一刻緊繃的弦會斷掉。那怎樣調節才是有效科學的?比如,適當的鍛煉可以讓你身心放松,如果家不遠,完全可以選擇步行,或是在等車高峰的時候,可以選擇走一段再去坐車;在晚上持續幾小時作業時間里,可以選擇中途放松20分鐘,跳個繩或是做一些簡單的力量訓練,這些都可以讓你事半功倍;到了周末,一定要給自己兩三個小時進行體育鍛煉,讓自己酣暢淋漓的出身汗。
三、行動上的落實
有了學習的主動性,我們得想辦法提高成績。
首要的就是抓住課堂。
課堂是學習知識的主陣地,每一節課都有相應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所以一定要學會“聽”。一方面,要專心聽老師講解,看你能否在老師語調的抑揚頓挫和表情的豐富變化中體會出知識的重難點;另一方面,也要虛心聽同學發言,是否能從中有所收獲和啟發,從而取長補短。
當然,有不少同學認為我邊聽邊做作業也可以啊,或是偶爾說個話、打個盹也無妨。事實上,時斷時續的聽講,導致的結果就是知識鏈條不完整、思維模式不嚴謹、解題過程不規范。這也正是為什么你總是認為自己什么都會,卻拿不到滿分的原因所在。
怎么才能克服這些小問題呢?首先不能給自己創造不專心的條件,桌子上不要擺放與本節課無關的東西(比如上節課的書本、作業,課外書籍等);其次,當你犯困的時候,可以站起來聽一會,不困了再自己坐下;如果管不住自己總想說話,你就強迫自己看著老師,不要脫離老師的視線,這樣你就會下意識的克制住自己。
總之,不要跟你的聽講搶時間,課堂上的專注是為了課下的高效,否則長期下去,會造成惡性循環。
其次就是作業的高效完成。
對于背誦的作業,要利用碎片時間多讀多看,理清內在的邏輯順序再去記憶,絕不要死記硬背,否則就是記得快也忘得快。
其它筆頭的作業要合理規劃順序、文理穿插、限定時間來完成,切不可為一道理科難題一想一個小時,結果導致其余大量的基礎作業無法保質保量完成,或是睡覺太晚,影響第二天的聽講。
還有要提的一點,做作業時務必保持專注。如果戴著耳機或是手邊放著閑書、手機,即便是成年人也沒有能力去抵制這些誘惑,那么還是從一開始寫作業就將這些干擾全部排除,保持桌面的干凈,否則一心二用的作業還不如不做。
還有同學說:老師,那我遇到不會做的題該怎么辦?能不能查手機、看答案?我的回答是不能。不能一遇困難就求助,要給自己留有思考的空間,仔細閱讀題目,一遍不行讀兩遍,直到梳理出已知和問題,再做思考,實在沒有思路,我們可以放下來,但至少要達到在老師講解時能快速反應出題目的已知和問題的程度,同時老師通過作業的真實情況也能看到大家的疑問,從而有針對的重點講解。所以,不怕有問題,而怕你掩蓋問題,呈現假象,這樣縱使老師想幫你也無從下手。
再者就是要重視改錯、及時反思。
要敢于面對的自己的錯誤,在自己做過的練習上用紅筆清晰標記錯題,認真改錯,及時整理,反復揣摩,才能真正解決你的問題。如果你有將自己的錯誤放大十倍的度量,你就一定能不斷進步。
還有就是要敢于提問,勤于鉆研
在沒有聽懂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大膽的把自己的問題提出來,不要害怕丟臉,說不定你的問題正是很多的同學的問題,而且老師的及時指導會讓你印象深刻甚至終身難忘。有時老師在課堂或課后會提出一些拓展性的問題,要抓住這樣的思維契機,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鉆研討論,提升思維能力。
最后關于書寫,我還是想給大家再次強調
從以往的中考閱卷來看,無論是哪一門學科,書寫的規范性都非常重要。因為這是第一印象,更是良好習慣的展示。所以無論是漢字、數字、還是字母、符號都要清晰明了,而且答卷內容的版面安排一定要有序整潔。在我們平時的試卷批改中,有時會遇到答案一會橫著寫,一會豎著寫,亂涂亂畫,甚至拉個箭頭的現象。還有些同學因為沒有看清題號而答錯位置,這在中考切割閱卷的情況下,相關題目都得不到應有的分數。反之,如果書寫整潔漂亮,每一科試卷都會至少提高1-2分,總體下來,效果顯而易見。
四、身體上的保障
初三一年,我們每節課的內容都是有計劃的、扎扎實實的,如果因為生病請假耽擱了課程,即便是看同學筆記,效果也遠不及自己坐在課堂上的聽講效果。所以健康的身體尤為重要,那么怎樣做才能不生病?
就要注意生活的細節:及時增減衣物,多喝水、多運動,不暴飲暴食、少吃生冷食物,注意教室的衛生和通風,只要你有意識的注意,就會盡量避免生病請假。在作業之余,可以穿插適量的運動,增強體質。
第三,我校新高一學生代表發言。兩位在中考中獲得優異成績的孩子將自己的學習體驗變成文字,講述給大家。同學們受益匪淺。
第四,學科組表彰。在上一學期我年級物理學科組組織了系列競賽,此次大會對獲獎同學和班級作出表彰。
最后,年級組長張炳勇做了總結。他鼓勵孩子們,中考的日子已進入了倒計時,我們分明聽到了那嘀嘀嗒嗒、響徹不停的鐘聲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跳動,時間不等人,光陰催人老,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在這金雞報曉之時,我們要學習古人聞雞起舞的精神,珍惜光陰,把握現在,我們朝氣蓬勃,生機盎然,思維敏捷,是學習的黃金時期,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更等何時,希望大家明確自己肩上的責任擔子,自加壓力,刻苦努力,我們全體老師相信:
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科學有險阻,苦戰一定能過關。
我們努力把學習上的攔路虎全部打倒,去迎接中考的挑戰,去揭開人生道路上嶄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