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微雨后的古城西安空氣清爽。為弘揚“一二·九”愛國主義精神,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領和教育,厚植感恩新時代、奮斗新時代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我校高一高二海航班全體學生在教研室主任董翼、政教處副主任鮑青青、班主任和教官的帶領下,前往西安事變紀念館(張學良公館)和八路軍西安辦事處參觀學習。
我校有著悠久的革命歷史傳統(tǒng)。1936年12月9日,西安各界紀念“一二·九”運動一周年,大批學生步行至臨潼向前來西安“督戰(zhàn)剿匪”的蔣介石請愿,張學良將軍聞訊前來勸阻。以省立西安二中(我校前身)為首的學子率先唱起了張寒暉先生不久前創(chuàng)作的歌曲《松花江上》,張學良將軍熱淚盈眶,向大家保證:“一個禮拜以內,我用行動回答大家!”三天以后,張學良將軍和楊虎城將軍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走進西安事變紀念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同學們參觀了紀念展廳,回顧了西安事變的始末。一件件老照片、刊物、書信等展品,展現(xiàn)了在當時日軍侵華、南京國民黨政府實行不抵抗政策的民族生死存亡之際,張學良、楊虎城二位將軍以及周恩來、葉劍英等中共黨員拋開黨派之見,救國救民于水火之中的無上勇氣和愛國主義精神,給大家?guī)砹松钌畹恼鸷场?/span>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之后,根據(jù)國共兩黨達成的合作抗日協(xié)議,1937年,原西安紅軍聯(lián)絡處改為八路軍駐陜辦事處。周恩來、朱德、劉少奇、彭德懷、葉劍英、鄧小平等曾多次到這里指導工作,會見各界愛國人士和國際友人,同國民黨當局商討抗戰(zhàn)事宜。更重要的是,無數(shù)進步學生正是由這里接待轉送,來到延安,走上革命道路的。可以說,八路軍西安辦事處是上世紀三十年代進步青年的“追夢”起點。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海航班學生依次參觀了黨代表室、救亡室、機要室等,認真觀看了紀念館內陳列的文件、證章、電臺、書刊、手稿、照片等革命文物,認真聆聽講解,駐足細看展板。通過追尋革命前輩的足跡,回顧信仰之路,傳承紅色記憶,銘記光輝歷史,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此次研學活動,是我校海航班“鑄魂”特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海航學子將繼承“一二?九”運動中青年學生的愛國與赤誠,從歷史中汲取奮進力量,堅定理想信念,勇?lián)鷷r代使命,以愛國之心、報國之志、建國之才、衛(wèi)國之能,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我們堅信,有著深厚紅色基因積淀的百年附中,必將培養(yǎng)出更多叱咤風云的海天雄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