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雁塔區教育局部署并結合工作實際,我校政治學科組精心籌劃以“凸顯價值引領 提升德育實效”為主題的“思政大練兵”活動。
5月11日下午,政治組利用集體備課時間開展規范嚴謹的微型課展示活動。老師們以議題為線索,以活動為載體,在探究與分享中實現知識講解與德育滲透,課堂精彩紛呈。
趙丹老師以《共圓中國夢—航天夢》為題,以“祝融”作為切入點,巧妙引出悠悠航天夢,導入順暢自然。課堂第一部分,趙老師通過熱點視頻引導學生了解我國飛天夢,視頻中的主角“中國共產黨”帶領我們取得了航天、經濟、文化各個方面的成就。趙老師用“開天辟地”“改天換地”“驚天動地”“翻天覆地”干練清晰地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成就,讓同學們感受到實現航天夢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離不開中國道路。課堂第二部分,趙老師以微視頻建構微情境,探討航天精神的內容。趙老師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教學課件有趣可愛,讓學生用輕松快樂的方式了解中國航天夢、了解中國航天精神,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德育目標。
王曉雨老師以《集體的力量—“我”和“我們”》為題,通過“還原數字”的游戲告訴同學們集體力量的強大,引入本節課的內容。接著通過我國脫貧攻堅的事例分析,帶領學生體會脫貧攻堅戰中我國千千萬萬人的努力,并通過巧妙設問讓學生感受到在我國脫貧攻堅的過程中集體力量的重要性。王老師格外重視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在持續升華課堂內容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汲取先賢前輩的力量,寫出自己的倡議書并大聲朗讀出來”,別開生面的學生活動將課堂情感推向了高潮,也為課堂畫上了完整的句號。
趙行敏老師以《家的意味》為題,側重課堂的實踐性和參與性。趙老師從甲骨文中對“家”的解讀娓娓道來,通過“說說我的家”的活動引出家庭的含義,引導學生通過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描述自己的家,讓學生感受家的溫暖;通過“家有兒女”一家人的對話引導學生了解家的功能,體會家的重要性。在隨后的課堂實踐活動中,學生分組分享自己家的家規,營造良好家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堂氛圍始終活躍而有序;“別讓等待成為遺憾”的敬老倡議,更是在學生心中埋下“愛自己、敬家庭”的種子。
楊曉霞老師以《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為題,從“西安的生活垃圾都去哪兒了”的討論切入,從西安本地的情況出發了解西安灞橋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相關內容引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楊老師以情境任務為依托,設計了“懇談會”的教學環節,讓學生扮演“居民代表”“政府代表”充分參與到課堂中。楊老師具有感染力的語言,不僅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更讓學生學會懂得遵循社會發展客觀規律、堅持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作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讓學生在思考與學習中收獲成長。
項清喜老師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為什么好》為題,構設“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三個議題安排教學內容,通過史實情境的挖掘引導學生思考民主黨派毅然追隨中國共產黨的原因,帶領學生開展深度思考;借助他國政黨領袖、他國領導人的視角揭露兩黨制或多黨制在運行中的弊端,啟發學生在比較中得出理性結論;最后通過“答記者問”的情境,回應外國記者對我國政黨制度的誤解甚至誹謗,堅定捍衛我國的政黨制度;以此為基礎,進而提出“講給世界聽”,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展示中國方案。項老師在最后環節的課堂寄語更是點燃學生激情,傳遞制度自信強音。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精心部署,教務處科學擬定實施方案,政治學科組認真對待、提早布置、積極動員,各位老師精心準備、反復打磨、用心施教,最終呈現出一節節高質量的精品微型課。
與會的全體政治教師,通過上課與聽課、評課與研討等環節,就改進教學策略、提高思政課教學效率、挖掘思政課育人功能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討、探究,這將進一步推動我校課堂模式的轉變和教學實效的提升,為推動陜師大附中以及陜師大附中教育聯合體的辦學質量不斷貢獻力量。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