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采自-中國教育報2020年1月17日刊-教改風采專欄:
陜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啟智當下 惠通未來
近年來,陜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以“內提品質、外塑品牌”為總體目標,注重內涵、全面發展,穩步推進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助力學校形成了普通高中班、海軍航空實驗班、國際班、體育特長生群體而推進的拔尖人才、高素質國防人才、國際化人才、高水平運動員的培養格局,辦學質量穩步提升,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在2020年抗擊新冠疫情期間,學校利用智慧校園系統全面架設教育、教學、管理的網絡通道,將疫情產生的影響降到最低。學校建設空中課堂,保障全校教師使用CCtalk在線教育平臺,進行正常網絡課堂教學。與此同時,通過智學網在線布置作業批閱、學情匯總分析。數據顯示,線上授課成功率達99.01%,線上課程滿意度達99.34%。學校積極探索搭建釘釘家校互動平臺,確保家校互動正常開展。同時,學校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為西安市教育網、“華商網”等無償提供同步課程達512節,涉及所有年級9個學科。另外,利用線上平臺開展了包括愛國主義教育、新冠疫情防控知識培訓、心理健康教育、高三學生百日誓師在內的多項活動。
學校利用釘釘系統全面開展校園安全、疫情防控及行政管理等工作,保障信息通暢,政策落實。每天收集、篩查、上報教職工及其親友健康信息,確保防疫大數據安全穩定。啟用“安心工程”,運用三道防控體系對學校各關鍵區域進行嚴格監控。利用釘釘校園智能系統及時發布疫情防控信息,鏈接陜西教育系統抗擊新冠疫情心理援助平臺,解答師生心理問題,保障師生身心健康。
在打造地區“智慧校園”示范學校的過程中,學校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總體目標,夯實校園硬件、軟件、團隊三個支柱,在塑造高效課堂、促進個性發展、提升辦公效能、構建安心校園、強化宣傳力度、推動教育均衡六個方面建立了自身的優勢,形成了具有附中特色的智慧校園生態系統。
校園智慧生態系統采集各項數據,為教學改革的決策提供支持,推動教師教學能力提升,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與創新思維的發展;為校園安全、校園辦公、節能減排等提供智能化、個性化服務,架構起更優質的工作學習平臺,智慧服務全校師生。
學校具有主干千兆、無線全覆蓋的基礎網絡環境,網絡登錄秘鑰、防入侵系統等網絡安全機制完備。建設了配備交互式多媒體以及學情分析功能的智慧教室,采用互動行為分析系統,記錄分析師生到課情況及課堂表現,自動統計課堂上師生行為占比,并通過分析,向教師第一時間反饋教學成效,引導學生實時調整教學需要,加快知識掌握。學校利用智學網大數據,對試題、判斷、得分、知識點進行分析,特別是統計分析,既可免去人工閱卷逐級匯總及上報的麻煩,又可直接供教學講評、質量分析使用,滿足教師、學生及家長的需要。在依托陜西省與西安市資源平臺的同時,還建設自有資源系統,搭建視頻服務器,將各類教學資源上傳到學校資源服務器中,實現網絡共享展示。先后開設了50多門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學生歡迎的校本課程,借助網絡選課系統,完成學生的自主選課和班級組建,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
2018年以來,先后與區域內多所學校組成“名校+”教育聯合體,開展結對幫扶。開展了西安市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名校+”應用培訓,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積極開展遠程集體備課,同步進行教育教學理論和課堂教學技能等方面的專題培訓。與省外多所學校開辟“空中課堂”,在線同步開展教育教學活動。2017年以來,學校承擔了“三區三州”重點扶貧工作以及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的幫扶任務,借助信息手段開展同步課堂教學、實施資源共享,取得良好成效,獲得教育行政部門的一致好評。
智慧校園體系建設,推動了學校自身的發展,擴大了學校知名度和影響力,發揮了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學校先后被授予“2019年陜西省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進集體”“百度教育人工智能課程教學示范學校”“西安市智慧校園”“西安市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學校”“西安市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示范校”等榮譽稱號。
陜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將繼續打造面向未來的智慧校園生態環境,超前思考,積極探索,為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馮 軍 馬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