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提升人文素養,豐富校園生活,我校舉辦了第十七屆漢語風采大賽。12月29日,總決賽在致遠樓一樓報告廳舉辦。本場比賽由經典誦讀、心有靈犀、才藝表演、皮影戲進校園、話劇春秋五個板塊組成。政教處副主任鮑青青、符潔,語文組教研組長李娜老師、薛琪、田甲林、楊毅、梁婷婷、胡蓉、侯哲老師擔任比賽評委。
漢語風采大賽總決賽主持人
經典誦讀
朗誦經典詩文,感受漢語韻味。《黃河頌》和《黃河落日》的豪放激昂、滿懷深情,讓聽者似乎站在黃河邊,聽到了那磅礴的聲音,聞到了那泥土的氣息,臉上沾到了飛濺的水珠,心中激起了愛國的熱情。一首溫婉的《春天遂想起》,又讓人來到了柔美的江南春季,走過小橋流水,踏過杏花柳堤。在詩歌《將進酒》中,一個豪放灑脫的李白帶著大唐氣象來到了舞臺之上,酒入豪腸,也吞下了抱負與無奈,惆悵與灑脫。
心有靈犀
成語是漢語的微雕藝術。選手們才思泉涌,配合默契,一個個成語跳躍在舞臺上,它們雖從古代而來,在當下卻依然鮮活,淋漓盡致地展示著傳統文化的魅力和選手們的文學素養。
才藝表演
大唐盛世,梨園京劇,鯤鵬之變,水鄉漁光……蹁躚的舞姿,悠揚的琴聲,動聽的歌唱,精致的服飾,讓觀眾身臨其境,走進歷史,觸摸文化。一個個精心編排、用心表演的節目,將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播撒在每個觀眾的心田。
皮影魅力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特聘傳習導師孫衛老師為附中師生帶來了《豬八戒背媳婦》和《三打白骨精》兩段精彩的皮影戲表演。那生動的人物形象、嫻熟的操作技巧點燃了同學們對皮影戲這一傳統文化藝術的興趣,不少同學上臺體驗了皮影戲的表演操作,這種既傳統又新奇的體驗,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皮影戲進校園
話劇春秋
設計精巧的情節,演繹精準的人物,表現精確的臺詞,準備精心的道具,將四個精彩的話劇節目展現在舞臺上。《完璧歸趙》和《漢魏禪代》讓觀眾感受到了歷史的風云變幻、王朝的興衰更替,《松花江上》和《十二月十三日》則帶觀眾感受到革命的激情燃燒、戰爭的悲凄殘酷。
經過選手們的激烈角逐,評委老師的認真評審,本次大賽評選出各板塊單項獎。因疫情防控形勢,本次比賽采用錄播方式,在元旦聯歡會上面向全校各班學生播放。
漢語風采大賽總決賽評委合影
第十七屆漢語風采大賽的成功舉辦,使同學們充分感受到了漢語的風采和傳統文化的魅力。“誦讀+成語+才藝+話劇”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將傳統文化教育融入活動與節目之中,寓教于樂,激發了同學們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展示了同學們的個性與特長。一年一度的漢語風采大賽已成為我校德育活動的一張靚麗名片,體現出了我校“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基”的教育理念。我們相信,在漢語風采大賽等活動的推動下,我校的各項德育工作一定能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附獲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