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7日下午,歷史組2020年初三期中考試試題講評研討會在崇是樓順利舉行。我校歷史教研組全體成員、兄弟學校歷史教師參與此次活動,董翼主任到場指導。
下午14時至15時30分,初三任課教師魏丹、張彥飛先后在113教室進行了期中考試試題講評課,各位教師在124轉播教室旁聽。
同學科老師在轉播教室聽課
魏丹老師主要針對此次期中考試試題中的“前提條件類”主觀題進行了分析與解答。魏老師從學生考情出發,指出“前提條件類”主觀題失分較多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學生對這類題型方法掌握不足以及基本知識鞏固落實不足,“前提條件”就是設問內容的最重要、根本的有利因素,以此為基礎,魏老師進行了相關題目的方法指導,并針對題目對古希臘民主政治、日本明治維新等相關基礎知識進行了回顧。
魏丹老師授課
張彥飛老師對于這次期中考試易錯的“說明類”主觀題進行了專業性理論化講述。張老師從此次期中考試出發,結合中考考情,首先解釋了“說明類”主觀題的普遍考查方式以及容易失分的原因,接著指出學生主要存在概念不清、語言空洞、審題不清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對相關概念進行了進一步解答,對設問中的提示詞、限制詞、中心詞、求答詞等進行分析,列舉中考真題舉一反三,使學生更明確這類題型的答法。
張彥飛老師授課
兩位老師完成授課之后,由我校歷史教研組組長史小軍老師主持,老師們在崇是樓124教室進行了此次試卷講評課的點評活動。魏丹老師和張彥飛老師首先說明了這節課的相關設計及設計意圖,主要從學生學情考情出發,分別選擇主觀題的“前提條件類”與“說明類”題型進行講解,從方法與基礎知識等方面進行主要探討。
史小軍老師指出,魏丹老師的試卷講評課內容更為基礎,上課更為活潑,學生互動性較強,張彥飛老師的試卷講評內容更偏向方法理論上的教學,氣氛比較嚴肅,二人的課各有長處各有特點,都集中在相對應的題型之上,對方法思路和基礎知識方面進行了探討,關鍵在于學生的落實。
歷史教研組長史小軍老師點評
索海峰老師指出,兩位老師的試題講評課具有原生態不做作、具問題抓實效、夯基礎重策略、復習性特征明顯、真題化反思性、研究性誘思化、完整性規范性、思維化生成性等優勢,但也提出在復習課堂多樣性、課堂推進實踐性、授課對象互動性等方面還有進步空間。
分校政教處索海峰主任點評
董翼主任指出,歷史組的初三期中考試試題講評課活動已歷時五六年,每年都有進步和發展。試題講評基于大數據分析對考試所反映的情況進行剖析,既回歸知識也有方法總結,可謂有道有術,綜合體現了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研室董翼主任點評
趙長征、田春鋒、朱文莉、張楠、姜秀峰、李玉婷、董青等老師也先后對此次試卷講評課進行了點評與討論。
本次教研活動綜合性強,試題講評課十分精彩,無論是授課教師還是聽課教師都獲益匪淺,在教研能力上有了很大成長,此次活動使各位老師更加關注學生的思維方法學習與基礎知識掌握情況,以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撰稿/攝影:卞潤梓)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