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上午,劉環宇老師在理科錄課教室展示了一節題為《沉淀劑選擇問題》的高三復習示范課,化學組全體老師參與了聽評課。
劉老師從“從硫酸鈷到碳酸鈷的轉化應選擇什么沉淀劑?”的問題出發,通過“為什么不加碳酸鈉?”、“能否選擇碳酸氫鈉?”、“碳酸氫鈉有優勢嗎?”和“為什么選擇碳酸氫銨?”四個問題逐層遞進,引導學生在對比中辨析、在質疑中思考、在實驗中解惑、在計算中釋然,環環相扣,深入思考,進行了一場思維的升華和洗禮。
課后,大家對劉老師的本節課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首先,沉淀劑的選擇是高考化工流程題中的常見問題,涉及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元素化合物知識、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等多方面的知識,貫穿整個高中知識體系。劉老師的本節課行云流水,一氣呵成,是建立在對歷年高考題深入研究和思考的基礎之上方可成型,可見教學功底的深厚和鉆研的深度,值得大家學習。
其次,本節課中借助平衡常數的計算,用數學思想突破離子反應中的競爭問題,既用數據讓學生直觀理解沉淀劑選擇的原理,更讓同學們對于離子在水溶液中的變化問題有了深入思考,于無形中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微粒觀、變化觀和守恒觀。
最后,本節課所涉及高考題指向性明確,尤其是競爭型離子反應的問題是歷年來高考題中的一抹亮色,也是很多學生解題時的瓶頸,具有很強的區分度。現在正值高三復習的關鍵期,對于一些關鍵性問題的深入思考,可以幫助同學們突破復習瓶頸,走出思維誤區,對于一類問題達到由表及里、透過表象看本質的效果,真正實現對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
劉環宇老師示范課
劉環宇老師示范課
劉環宇老師示范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