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上午,陜西師大附中“名校+”教育聯合體“五個一工程”展示活動在我校科技樓報告廳舉行。雁塔區教師進修學校王養民校長、我校高麗文副校長等領導出席了此次活動。雁塔區部分中學教研員、雁塔區各“名校+”教育聯合體代表以及陜西師大附中“名校+”教育聯合體部分師生參與了此次活動。活動由教研室董翼主任主持。
整個展示活動圍繞“同上一節課、同一場教研、同一場報告、同一個社團活動”四個方面進行,旨在總結展示陜西師大附中“名校+”教育聯合體工作成果,搭建區域“名校+”工作交流平臺,進一步推進“名校+”工程深入開展,不斷探索“名校+”教育聯合體模式下的教育教學工作新理念、新路徑。
參會教師合影
同上一節課
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增強美育熏陶,實施學校美育提升行動,此次“同上一節課”環節,教育聯合體專門選擇了音樂學科進行同課異構,我校張博陽老師、陜西師大附中分校劉霄老師、西安市第四十五中姬瑞老師分別就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軍民大生產》一課進行了精彩的課堂展示。三位老師用不同教學方式生動形象地講授了《軍民大生產》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節奏、速度、旋律等內容,教學過程清晰,活動設計精巧,課堂氣氛活潑,學生積極參與并進行歌曲創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陜西師大附中分校劉霄老師現場授課
陜西師大附中張博陽老師現場授課
西安市第四十五中學姬瑞老師現場授課
同一場教研
三位老師授課結束后,雁塔區音樂教研員王鵬老師和蓮湖區音樂教研員王熳老師分別對三節課進行了點評。兩位專家一致認為三節課導入巧妙、內容設計豐富、結構清晰,各有特色。王熳老師還從歌曲的情感升華、旋律特點對三位老師提出進一步改進建議,并從學生主體性發揮、音樂本體性體現兩個方面詳細闡述了一節優秀音樂課的衡量標準。王鵬老師則提出要從生活中挖掘、思考、探究、發現節奏型音符,嘗試從歌詞和旋律兩方面進行音樂創編,對教材進行深度研究和思考。
雁塔區音樂教研員王鵬老師和蓮湖區音樂教研員王熳老師評課
同一場報告
點評結束后,雁塔區音樂教研員王鵬老師為與會各位老師做了《核心素養在音樂學科中的體現》的微報告。王鵬老師回顧了“核心素養”理念在課程改革中的發展歷程,并對學校“培養什么人”進行深入探析。她從音樂學科入手,從聽覺體驗、藝術表現、文化理解等方面對音樂學科的核心素養進行深度闡釋,給在座的各位老師帶來了很大的啟發和觸動。
雁塔區音樂教研員王鵬老師做《核心素養在音樂學科中的體現》微報告
同一個社團活動
大課間,全體與會教師和學生共同觀看了陜西師大附中“名校+”教育聯合體的德育活動展示視頻。
視頻展示了教育聯合體剛剛舉辦的漢語風采大賽總決賽中的精彩片段。這一活動是陜西師大附中“名校+”教育聯合體的品牌活動之一,為各校學生展示漢語水平、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提高漢語學習興趣搭建了重要平臺。
全體與會師生觀看陜西師大附中“名校+”教育聯合體的德育活動展示視頻
據了解,此次“五個一工程”展示活動是雁塔區2019年“名校+”工程推進會系列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12月3日,雁塔區還在曲江賓館舉辦了“名校+”工程專家報告及經驗分享交流會,我校馮軍校長和高麗文副校長參加了會議,聽取了各級領導對“名校+”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北京師范大學肖川教授的專題報告。在當天下午的經驗分享交流環節,我校教研室董翼主任代表學校做了《共磨一課,共謀發展》的主題發言,教師代表隋達華老師做了《因為有愛》的教育敘事分享。
馮軍校長和高麗文副校長在“名校+”工程專家報告會現場合影
董翼主任代表學校做《共磨一課,共謀發展》主題發言
隋達華老師做《因為有愛》教育敘事分享
自陜西師大附中“名校+”教育聯合體成立以來,我們以“五個一活動”為主要抓手,充分發揮 “名校”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提升“+校”的發展水平、家長學生的認可度和社會美譽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接下來,我們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承擔“名校”責任,與“+校”努力構建高度融合、深入合作、共振共生的一體化發展關系,傾力打造陜西師大附中教育聯合體品牌,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而不懈努力。
作者:任麗瓊 / 審稿:董翼 / 攝影:任麗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