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精彩人生筑牢基底——我校扎實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上周,我校一二三年級的孩子們完成了一項特殊任務——“護蛋行動”。孩子們給“蛋寶寶”取名字、做裝飾,小心翼翼保護它們不受傷害。這是我校“525”心理健康周活動的一項內容,在心理健康周中,我校以“生命教育”、“人際關系”、“親子關系”等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資源豐富理念新
我校的生源主要是附近村莊的孩子及隨遷人員子女。家長們大多望子成龍心切,希望孩子快速進步學有所成,但迥異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環(huán)境容易使學生產生諸如孤獨、不合群、厭學、焦慮、抑郁等心理狀態(tài)或問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
“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可以預防種種原因產生的不良心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干預消極狀態(tài)、緩解不良情緒,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因此,學校從建校伊始,就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我校執(zhí)行校長余愛東說。
我校由灃西新城管委會與陜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聯(lián)合舉辦。依托陜師大附中豐富的心理教育資源和先進的心理教育理念,我校扎實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豐碩成果。2020年1月,成為西安市教育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單位。
心理健康周微笑活動
結合疫情防控 心理干預形式多
我校心理健康老師王昕璐介紹,疫情期間,學校通過各種形式關注了解師生心理狀態(tài),以專業(yè)心理學量表為手段,進行師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合疫情發(fā)展和師生心理狀況進行心理危機研判,為有需要的師生提供心理咨詢或危機干預幫助。
學校開展了《疫情期間學生心理狀況調查》及《網課期間學生心理狀況調查》,掌握600余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了解特殊時期學生易出現(xiàn)的心理困惑與問題。通過對七年級學生進行焦慮、抑郁、自尊、自我效能感心理測量,掌握近100名七年級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了解學生的心理現(xiàn)狀。
通過《疫情期間教師心理狀況調查》,了解50余名教職工特殊時期的心理狀態(tài),對評估結果異常的教師及時進行線上、線下的輔導、訪談,給予心理支持,幫助其建立牢固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提升抗壓力。組織武術操、手勢舞學習會、朗讀者沙龍等多種教師活動,引導教師自主調整情緒,提升生活滿意度和職業(yè)幸福感。
此外,學校還建立防疫一線人員子女、單親學生、學習上有困難學生等特殊學生群體清單,經過班主任觀察、一對一訪談確定輔導對象,學校心理健康老師繼而對其進行定期的心理輔導與交流,對5名孩子進行持續(xù)追蹤記錄;對已有心理困擾的學生、家庭氛圍不良的學生、居家學習期間出現(xiàn)網絡依賴或游戲成癮的10余名學生進行心理評估及相應危機干預。
為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實效,學校通過微信公眾號、校園廣播站、宣傳板等方式向家長和學生推送防疫心理知識、復課返校心理適應方法、情緒維護小竅門等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心理健康維護常識。針對疫情期間學生可能產生的心理困擾和行為問題,開展線上心理講座,幫助學生掌握簡便有效、容易操作的心理調適方法。
心理健康周“護蛋行動”
全員談心談話 家?;有Ч?/span>
結合客觀情況及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我校持續(xù)開展主題豐富的心理健康課程。比如,以“生命教育”為主題開展生命教育課,引導學生敬畏生命、珍惜生靈、敬畏自然、敬畏死亡;以“團結合作”為主題開展“合作教育”課,引導學生感受合作、熱愛合作。
根據中小學生心理特點,學校編制《學生談心談話記錄表》,建立以班主任為主的談心談話制度。談話內容主要包括近一個月學生與同學、與老師、與家長的關系,學生對新冠病毒肺炎的態(tài)度,學生在學習、身體、心理方面的特殊情況。班主任參照表格對學生進行一對一談心談話,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作出綜合評定。
在全員談心談話的基礎上,班主任結合學生平日表現(xiàn),填寫《心理健康動態(tài)觀察表》,進一步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篩選出心理異常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為了讓家長重視、關注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我校定期開展家校活動。利用云平臺、微課堂等工具,就困擾家長的典型問題開展相應主題講解,通過提高家長教育觀念和能力,引導家長科學養(yǎng)育孩子,幫助家長與孩子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
多位家長反映,定期推出的“家長微課堂”給自身教育觀念帶來了很大轉變。他們現(xiàn)在能夠以更平等的對話方式與孩子交流溝通,孩子表現(xiàn)不如預期時,會更耐心地與孩子一起分析原因,而不會一味地責怪孩子,同時更注意自身言行,重“言傳”、亦重“身教”。
編輯:王昕璐/審稿:付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