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驛站】珍愛生命,與世間美好不期而遇
最近,我們的朋友圈都被《后浪》刷屏了。一段獻給年輕一代的演講,激勵廣大青年“表達自我,逐夢青春”!但若塵姐姐今天想分享給同學們的,卻是一份“愛自己”清單:我希望你在飛得高的同時,也不忘記撫平被風磨礪過的羽毛。
01傾聽身體的聲音
最簡單的操作就是愛自己的身體。你每天有沒有好好吃飯?有沒有好好鍛煉?有沒有好好休息?
同時,要注重跟身體的聯結。真正愛自己的一個方式,是在你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都能夠去感受你的身體是什么樣的狀態,這很重要。如果你能隨時隨地感受身體,感受身體的振動頻率,那就說明你是和自己有所聯結的,你跟自己的內在也是有所聯結的。你此刻就可以試試看,當你眼睛閉起來的時候,你能不能感受到自己的左腳在哪里?它此刻的感受又是什么?這就是回到自己內心的一種方式。
我們經常說愛別人之前要先愛自己,可是如果你不能回到自己的內心,不能跟自己的身體聯結,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贊賞,在意他人的眼光,那你就會像一個不倒翁一樣,無法歸于自己的中心。
02呵護內在的情緒
第二個愛自己的層面是關于我們的情緒,愿意和自己內在不舒服的感覺在一起,這是真正的愛自己。情緒會來,它也會走,所有的東西都是來來去去的。比如五年前非常困擾你的事情,現在還會困擾你嗎?人生很多事是不斷在變化的,但是我們人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就是“趨樂避苦”。每個人都想要快樂,每個人都不想要痛苦,所以一碰到痛苦,就像手碰到火一樣,“哇”就跳起來,大喊救命,說自己一定要快樂,自己不能在痛苦的狀態底下。
但是有時候我們也需要體驗這種痛苦狀態,允許自己在這樣的狀態當中,去接受它,試試看,你的感受會不會改變。其實你越是抗拒排斥某一種能量,那種能量會因為你的關注,變得更加強大和頑固。面對這些不良情緒的時候,我們要泰然處之,也就是要接納它。
03覺察思維的模式
愛自己還有一個方式是和自己的思維在一起。當你能夠認識到自己的身體之后,當不好的情緒來臨之時,你要學會退后一步,去檢視這個情緒和思想。因為我們從小到大形成的情緒模式,會讓我們不由自主地把別人的行為和一些事情,用自己的思維模式去詮釋。
比方說,一個人是怕打擾你而不來找你,可是你可能會詮釋為“他不想念我,他不在乎我,所以他不來看我"。很多時候我們的思想模式會給自己找麻煩,什么時候你可以清楚看出自己的思維模式時,才有能力去改變。
我們的情緒就像調頻電臺,為什么有時候怎么樣都調不過來呢?其實是受制于我們的想法。我們大腦里的思想每天非常密切地在影響我們,它也在掌控我們的喜怒哀樂。一件事情你怎么想,決定了你怎樣去看待它,決定了你接下來的情緒反應。可是我們很少有能力去檢視我們的思想。每當你陷入負面狀況的時候,你就知道你腦袋里面一定有一些思想在影響著你,讓你不能夠快樂。很多事情只要我們能夠扭轉自己的想法,給它一個正面的思考,也許彩虹就出現了。
最后,若塵姐姐要提醒大家,時間無法倒流,生活無法重來,在為夢想前行的道路上,也要好好愛自己。要記得,當你對自己足夠好,才能和這世間的美好不期而遇。要相信,當你開始愛自己,這世界也會同樣愛你。
作者:李若塵/審稿:馬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