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未然始于學,防疫演練始于行——我校開展疫情防控演練
疫情防控
為持續做好學校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維護正常教育教學秩序,保障廣大師生員工生命健康安全,學校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對學生負責的態度,積極落實各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
學校持續推進疫情常態化工作,多次參加上級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類會議,并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召開學校疫情防控安排部署會。
學校積極完善各類疫情防控相關制度建設,及時根據最新疫情防控形勢及要求更新學校防疫制度文件。
安排部署
2022年4月29日上午,學校召開了疫情防控實戰演練工作部署會,會議由學校辦公室兼政教處主任付亮主持,全體行政及七年級組部分教師參會。
會上,學校辦公室副主任王玥菡對演練的人員安排及演練流程進行了詳細部署。
實戰演練
為普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防護意識,提高我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應急反應能力,熟悉應急處置具體流程,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促進學校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的科學化,標準化,程序化,我校于2022年4月29日開展了疫情防控演練。
場景一 進校體溫異常情況處置
學生校門口排隊測溫
值班教師引導師生在學校門口等待區保持1-1.5米以上間距排隊等候測溫,體溫正常方可進入校園。
值班教師將該學生帶至觀察室
值班教師發現體溫異常學生,將其帶至臨時觀察室。
校醫為體溫異常學生進行復測
校醫用水銀溫度計為學生進行體溫復測。
校醫上報總指揮,啟動應急預案
校醫詳細上報發熱學生情況。總指揮(余校長)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情況,并啟動學校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班主任聯系家長送學生就診
學生復測體溫異常,班主任聯系家長自駕送學生至定點醫院就診。
消殺工作
學生離開后,由物業人員對該生所經過的區域進行消殺。
場景二 上課突發異常情況處置
班主任進行體溫復測
班主任對進班學生進行體溫復測。
學生突發不適
學生上課期間突發不適,伴有咳嗽等癥狀。學生舉手示意教師身體不適,教師使用測溫槍對學生進行測溫,并聯系年級組值班教師。
值班教師帶學生至留觀室
年級組值班教師將學生帶至隔離室(班主任與學生保持1米間距)。
校醫對發熱學生進行體溫復測
學生更換更換N95口罩(將原有口罩丟棄至隔離室醫療垃圾桶),穿鞋套,手消毒,間隔 5 分鐘用水銀體溫計進行兩次體溫測量, 詢問近14天健康史。
校醫上報總指揮,啟動應急預案
校醫詳細上報發熱學生情況。總指揮(余校長)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情況,并啟動學校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校醫聯系家長送學生就診
學生復測體溫異常,校醫聯系家長自駕送學生至定點醫院就診。
消殺工作
學生離開后,由物業人員對該生所經過的區域進行消殺。
場景三 B類密切接觸者情況處置
教師在校內被告知為B類密切接觸
學校教師接到疫情防控指揮部電話被告知為B類密切接觸者。教師第一時間上報醫務室。
B類密切接觸者被帶至留觀室
校醫穿好二級防護服對該B類密切接觸者佩戴N95口罩(將原有口罩丟棄至隔離室醫療垃圾桶),將其帶至留觀室,進行手消毒,間隔 5 分鐘用水銀體溫計對其進行兩次體溫測量,同時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進行軌跡追蹤,做好相關登記。
校醫上報總指揮,啟動應急預案
校醫詳細上報B類密切接觸者的情況。總指揮(余校長)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情況,并啟動學校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并通知各防控工作組立即開展工作。
學校各工作小組分頭開展工作。B類密切接觸者所在班級立即停止上課。科任教師組織好學生紀律,安撫好學生情緒,要求全體學生更換口罩并按規范佩戴好口罩,原地等待流調人員開展流調、采樣工作。
心理教師對學生進行安撫
心理教師接到通知,做好個人防護前往該班級對學生進行心理安撫。
校醫對該班學生進行流調及核酸檢測
校醫穿好防護裝備,對該班級學生進行信息調查及統計,同時開展核酸檢測。
對與B類密切接觸者有接觸的師生進行核酸檢測
學校對與密切接觸者接觸師生進行核酸檢測,等待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后,方可離校。
做好隔離師生線上教育教學工作
學校教務處接到通知后,做好線上教學安排。
做好消殺工作
學校總務處安排物業人員對B類密切接觸者、C類密切接觸者所經過的區域進行全面消殺。
編輯:楊靜妮 圖片:白建平 審稿: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