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雙減”政策細化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雙減”政策的落實,從供給側倒逼學校和老師回歸教育的本質。我校落實“雙減”政策以來,以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為動力,優化教育教學管理,提升課后服務體驗,切實發揮了學校的教育主陣地作用。
“作業減負”新探索
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必要補充。我校充分發揮作業的育人價值,分類明確作業總量和時長,嚴格執行“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作業;三至六年級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作業不超過90分鐘”的規定,切實保障學生睡眠時間。為提高作業設計質量,還制定“2+1”每日作業布置模式。“2”即兩種“學科基礎性作業”,兼顧各個層次的學生能力,以“必做作業”和“彈性作業”增大學生選擇性。“1”即學科基礎性之外,布置體育、音樂、勞動藝術等其他實踐性的課程作業。
在作業指導環節,教師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和課后服務時間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評價。針對出現的不同問題,采取集體講評、個別講解等方式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同時,我校從教師評價體系出發,設置學困生轉化考核。在課后服務作業托管期間,各科統籌安排進行學困生作業單獨答疑和個性化輔導,爭取最大限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學科作業減負的情況下,我校要求學生每日回家體育鍛煉一小時,通過體育、藝術等作業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社團活動”新探索
我校開發、引進豐富的校本課程及社團,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需求。本學期,我校校本課程和社團課程以“潤璞”課程體系為框架建設,涵蓋德、智、體、美、勞五大領域,思想品德、人文社科、數學邏輯、音樂美術、書法攝影、體育健康、心理發展、科技思維、勞動實踐等9大門類51門課程。
此外,引進校外擊劍、足球、無人機等社團機構5個,學校還積極開展專家系列講座和社會實踐、勞動教育等研學活動,使學生在“減負”的同時,各方面得到長足發展。
“健康成長”新探索
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我校通過體育課程和活動,促進學生強健體魄,全面發展。學校要求每個年級每周開展4次體育課,并確保學生每天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個小時。此外,積極倡導“親子體育”,課后為學生布置適當體育家庭作業,助推“家庭一小時”體育活動落地。
為讓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向上的拼搏精神,我校面向全體師生開放心理活動室,配備專業教師及時幫助師生減輕壓力、做好情緒管理。
考慮到學生午餐時間與課后服務結束時間間隔較長,今年9月1日起,我校在每天下午課間活動時間為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提供一頓簡餐,包含主食、水果、酸奶等,確保學生身體健康。
“人文管理”新探索
做好教師管理工作,解除教師“后顧之憂”,是“雙減”與“課后服務”持續發展的前提和保障。課后服務實施以來,西安灃西新城第四學校積極實施彈性下班制度,當天無課后服務的教師17點30分均可下班。該校每月還為教師提供3次半天的帶薪公休假,確保在不影響正常教學教研活動的情況下,保證教師充分的休息時間,提升教師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為全面提升課后服務質量,我校在保障參與課后服務的教師按勞獲得基本課時費的同時,每學期對社團和校本課程實施效果優異的團體和個人給予適度的獎勵,以激勵促質量提升,同時,兼顧公平和效率的原則。目前我校已基本實現“小學生不帶作業回家”的目標。
我校將繼續按上級教育部門的統一部署,堅持長效機制,不斷深化“課堂革命”,提升課后服務水平,持續推動“雙減”政策細化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編輯:張瓊 審稿: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