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秋節、國慶節放假通知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20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規定,2020年國慶節、中秋節:
10月1日(星期四)至10月8日(星期四)放假調休,共8天。
10月9日(星期五)學生返校,按周五課表上課。
10月10日(星期六)調休上課,按周一課表上課。
特此通知。
灃西新城第四學校
2020年9月29日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秋風送爽,丹桂飄香,在國慶、中秋雙節到來之際,祝您闔家團圓,中秋快樂!
感謝各位家長朋友在百忙之中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理解與支持,恰逢雙節,孩子們即將迎來愉快的小假期。
在此,根據上級要求,向各位家長做好放假的相關通知。
為了您的孩子能度過一個“快樂,健康,充實、安全”的小假期。我們誠懇地希望家長配合學校及老師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現將假期有關安全事項告知如下:
一、疫情防控篇
根據《2020年國慶放假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的有關精神,結合疫情防控和學校工作實際。現將2020年國慶、中秋雙節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如下:
1.學生回家后,家長幫助學生做好防疫措施,出門佩戴口罩,每日進行體溫測量,家長每日向班主任上報孩子健康信息;
2.學生回家后減少不必要外出,原則上不得前往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和國外、不跨省域長途旅行、不參加集聚性活動;
3.保持手部衛生,保持良好的健康和衛生習慣,做好自我癥狀檢測。
二、出行篇
1.步行安全
(1)出門要走人行道,過馬路要注意來往車輛,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停一停;
(2)告訴孩子不與其他小伙伴在過馬路或人行道上相互追逐、打鬧、嬉戲;
(3)節日期間人流量大,切記將小孩帶在身邊,不橫穿馬路,不翻越欄桿。
2.乘車安全
(1)外出乘車時,不坐非法客運車輛,不坐超載車輛。騎車時,要注意遵守相關交通規則;
(2)與孩子外出乘坐公共汽車要有序排隊候車,按先后順序上車,不要搶不要擠,避免發生踩踏;
(3)在車上,要禁止小孩打鬧,亂跑,以免車輛緊急剎車時摔倒受傷。乘車時不要把頭、手、胳膊伸出窗外,以免被對向來車或路邊樹木等刮傷,也不要向車窗外亂扔雜物,以免傷及他人;
(4)開私家車帶孩子外出時,下車時不要把孩子落在車里,打起十二分精神。
三、飲食篇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常言道,病從口入,正值秋高氣爽,節日當前,一定要注意飲食安全。
1.日常生活中,堅持“勤洗手、喝開水、吃熟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若有腹瀉和嘔吐等腸胃不適,應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醫;
2.天氣轉涼,少吃生冷冰凍的食物,少吃油炸膨化食物;
3.要特別注意飲水衛生,不要讓孩子喝生冷的水。
四、防火防盜篇
1.室內盡量不要存放易燃易爆品,抽煙的家長切勿將未掐滅的煙頭扔進紙簍或易燃雜物上;
2.禁止讓孩子隨意擺弄電器或者打火機,使用完電器時,要及時切斷電源,電器設備長期不使用時也應切斷開關。
如遇火災,要學會逃生:
1.提前熟悉逃生路線,收到火勢威脅時,要披上浸濕的衣服沖向安全出口方向;
2.如需穿過濃煙逃生,則要盡量身體貼著地面,盡量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如果火災且尚未對人造成很大威脅時,當周圍有足夠的消防器材,如滅火器、消防栓等,應奮力將小火控制、撲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地亂叫亂竄,置小火于不顧而釀成大災;
3.如出游在外遇上火災,切勿圍觀,可撥打119火警電話。
關于中秋節
八月十五日中秋節
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
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時,又謂之“月夕”
月圓,家圓,人團圓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等,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豎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桿,燈籠兩個。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
吃月餅
中秋節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編輯:楊靜妮/審稿:付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