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熱——不可忽視的“殺手”
一、培訓學習
為增強食堂全體從業人員對防控出血熱相關知識的了解,提高大家對傳染性疾病的警惕,2021年12月9日上午,我??倓仗幗M織食堂全體從業人員在食育教室學習了預防“出血熱”的專題知識。
二、流行性出血熱
出血熱是由鼠類攜帶漢坦病毒,并通過其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噬咬人等途徑,直接或間接傳染給人,該病發病急、癥狀重、進展快、花費大、病死多。在常有野外工作或活動的農民、學生等群體中發病率高。目前已進入我省關中地區出血熱發病的流行季節(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發病數將會上升,應繼續做好防控。
三、臨床表現
人感染漢坦病毒后潛伏期通常為7-14天,也偶見短至4天或長至2個月者。就診早晚和治療措施的不同,臨床表現相差懸殊,典型臨床表現具有三大主征,即發熱、出血和腎損害。
四、傳播途徑
●呼吸道傳播
攜帶病毒鼠類的尿、糞便、唾液等排泄物和分泌物通過污染塵??尚纬蓺馊苣z,經呼吸道吸入人體而感染。
●接觸傳播
通過被帶毒鼠類咬傷或皮膚破損傷口直接接觸帶毒老鼠的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
●消化道傳播
進食被帶毒老鼠排泄物直接污染的水和食物。
●螨媒傳播
寄生于鼠類身上的螨類具有一定的傳播作用。
●垂直傳播
孕婦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經胎盤傳播胎兒。
五、注意事項
1、滅鼠和防鼠
滅鼠是防止本病流行的關鍵,在流行地區要大力組織群眾,在規定的時間內同時進行滅鼠。滅鼠時機應選擇在本病流行高峰(5~6月和10~12月)前進行。春季應著重滅家鼠,初冬應著重滅野鼠。
2、加強食品衛生
做好食品衛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要防止鼠類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食具。剩飯菜必須加熱或蒸煮后方可食用。
3、做好消毒工作
要保持屋內清潔、通風和干燥。室內、外垃圾要及時清理,以減少鼠類滋生地。
4、注意個人防護
接種疫苗是防控出血熱的主要手段,按相關接種要求及時和全程接種疫苗,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不直接用手接觸鼠類及其排泄物,不坐臥草堆,勞動時防止皮膚破傷,破傷后要消毒包扎。在野外工作時,要穿襪子,扎緊褲腿、袖口,以防螨類叮咬。